文/界面四川 華苓 舒暢
作為當今世界范圍內最能體現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特征的新興事物,文創產業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日漸深入,已然成為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之一,受到各界重視。
而成都,作為一所擁有古蜀文化、三國文化、大熊貓文化等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在發展文創產業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先天優勢。
據《2018成都文創指數》數據顯示,在全國各大城市文創關注度方面,成都以28.94%的增速穩居全國第一,全國用戶從文化、設計、時尚、旅游、美食等方方面面挖掘出了成都獨特的文創基因。其中以90后、00后為代表的新興消費群體最關注的成都文創話題中,大熊貓脫穎而出,名列榜首。
成都文創產品為何能受到大眾,特別是新興消費群體的喜愛?界面四川深入對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成都市分公司熊貓郵局局長曹雅露女士,從這個既有傳統產業基因,又有新興IP在手的文創品牌身上尋得答案。

界面四川:熊貓郵局一直給人“萌”的感覺,那么熊貓郵局的客群畫像是怎樣的呢?
曹雅露:熊貓形象本身就是一個超級符號,熊貓的粉絲遍布全球,覆蓋各個年齡段,而經過分析,我們的客群約70%是外地游客,而外地游客中又以年輕女性為主,占比高達70%。因此,熊貓郵局的“萌”屬性正好對味這部分客群。
界面四川:為了更好地服務客群,熊貓郵局是如何搭建產品體系的?
曹雅露:熊貓郵局有兩大產品體系,一個是實體產品,一個是虛擬產品。實體產品包括以明信片、郵票為依托延展開來的一系列可收藏產品,也就是俗稱的“看的見的商品”;虛擬產品則是偏體驗類商品,比如【時光明信片】和【留聲明信片】,前者是抒發對未來的寄托、情懷;后者則是結合了傳統書信文化和互聯網科技,記錄文字與語音。
無論是實體產品還是虛擬產品,我們的產品體系的打造都是基于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書信文化情懷的熱愛,對熊貓文化的喜愛而開展的。
界面四川:如今跨界已成為文創產品的潮流,熊貓郵局做過哪些嘗試呢?
曹雅露:從熊貓郵局成立以來,我們已經成功跟二三十個品牌做了跨界合作,之所以會跨界也是因為熊貓文化、郵政文化非常百搭,大眾接受度高。
就我個人來說,印象很深的跨界合作項目包括與肯德基合作的熊貓餐廳、與可口可樂合作系列明信片、圣誕月快閃店活動以及和四川名茶竹葉青做的“新茶老友”活動。
其中,“新茶老友”活動落地全球20多個國家,產生非常大的反響,甚至在幾年后Facebook上仍有朋友提及我們的明信片。
界面四川:在跟這些一線的國際知名品牌合作中,您有什么收獲或困難嗎?
曹雅露: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再次感知文創概念包羅萬象,它可以跟很多內容進行疊加,去創造不同的內容和感知,讓大眾更有驚喜感,這也是我們做文化創意所堅持的一點,希望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感受得到的美好和溫暖。
困難的話則是突破過去,不斷創造新內容,如何把自己的品牌跟合作方的“DNA”做高度融合之后再創新,這是比較大的難題。
界面四川:今年是科學發現大熊貓150周年的紀念日,熊貓郵局有什么特殊的安排嗎?
曹雅露:作為熊貓相關的文創品牌,熊貓郵局將創造很多系列產品去呼應這個主題,賦予這個特殊日子屬于我們的專屬記憶。我們計劃疊加熊貓郵局最核心的文化元素,發行一套蜀錦+熊貓+郵票的郵冊來紀念這個事件,以及跟熊貓文化相關的系列明信片等文創產品。
界面四川:對于未來,熊貓郵局的業務布局有什么計劃呢?
曹雅露:今年,我們線上計劃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服務更多海外的熊貓粉絲,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線下則打算在大熊貓基地、杜甫草堂、都江堰、九寨溝、瀘沽湖等川內旅游文化地建設實體店。而異地的話,我們則計劃去做一些文化輸出項目,例如跟隨大品牌做快閃店。
界面四川:跨境電商業務,熊貓郵局將如何開展,有何優勢呢?
曹雅露:具體的步驟將在下半年推出。至于優勢則有三點,首先熊貓郵局隸屬中國郵政,擁有強勁的物流優勢;其次,我們本身有自己的平臺和粉絲;最后,我們擁有已經過市場驗證、深受大眾喜愛的的已成型產品內容,所以跨境電商業務業務對熊貓郵局來說是非常順理成章的。
界面四川:按照《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創名城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規劃,成都市發力文創領域意圖十分明顯,您如何看待這個契機?
曹雅露:非常感謝這個時代,政府的重視肯定能給地方上帶來不一樣的內容和氛圍。熊貓郵局本身就是結合中國文化元素做傳統+時尚創新的品牌,做的事情跟政府理念相呼應,我們作為內容填充城市的文化,大家方向一致內容契合,在這種互助互利的環境里我們做文創更有信心,更清晰地看到光明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