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7清晨,11歲的懵懂少年走出家門,看到的是街道上露宿街頭的解放軍。徐寅生和他的家人曾經居住在浙江中路延安東路的石庫門蝸居里,現在那里已經成了延安路高架旁的高樓巨廈。
十年以后,普通工人的兒子徐寅生成為國家乒乓球隊的一員,再過了兩年,他和隊友合作拿下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捧回了斯韋思林杯。回首自己的人生,徐寅生說了這樣一句話:
“只有為國家榮譽去拼搏的時候,才能產生巨大的力量。”
七十年來,無數像徐寅生這樣的上海體育人為這座城市、這個國家奉獻了他們的熱情和汗水,甚至淚水和鮮血。在徐寅生之后,上海產生了13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更是不計其數。
七十年里,上海、上海人、上海的體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海體育追夢七十年》系列節目中,上海體育人將親口講述他們的體育故事。在鏡頭前,上海體育人將敞開心扉地告訴上海市民,體育是如何塑造一個人、提升一個人的。
50歲的足球明星范志毅說:

“為什么我的火氣還是這么大,我不認人,我只認自己身上這件球衣,它代表了中國。”
19年前在悉尼奧運會上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金的射擊運動員陶璐娜說:

“練體育不是為了戰勝誰,而是為了超越自己。”
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的田徑功勛教練孫海平說:

“情愿倒在場上,不愿意黯然失色地離開運動場……”
如果說輝煌的上海體育是一座金字塔,以往人們看到的常常是塔尖,而《上海體育追夢七十年》給您帶來的是一個更全面、更具體的一座金字塔。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如今的上海,正在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國際大賽一項接一項地落戶上海,全民健身的熱潮也席卷申城——這是一個又一個上海體育人在過去七十年中努力奮斗的碩果。5月27日起,《上海體育追夢七十年》與您不見不散。
如果說這七十年來,上海體育是大江大海,那么《上海體育追夢七十年》將擷取其中的七十朵浪花,為上海體育人喝彩!為上海體育人驕傲!
來源:上海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