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上海市長應勇在世博中心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
面對澎湃新聞“今年,上海垃圾分類工作的著力點是什么?”的提問,應勇表示,去年上海垃圾分類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成效明顯,好于預期。全市基本形成了垃圾全程分類收運的體系。
居民區分類達標率從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長431.8%、濕垃圾增長88.8%、干垃圾減少17.5%、有害垃圾增長504.1%,垃圾填埋比例從41.4%下降到20%。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靠的是全市動員全民參與。應勇表示,要再次向全市人民致敬,為上海人民點贊。
應勇指出,今年還要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要堅持源頭減量、全程分類、末端處置能力和資源化利用能力大幅提升的總體思路,還要持續推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從源頭上推進垃圾減量。
在末端,要加快垃圾收運和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體系的建設,現在低價值可回收物的綜合利用是薄弱環節。還要加大垃圾處置設施和功能化利用能力的提升。末端能力的提升與前端和全程分配的價值與效果直接相關,這遠比多建幾幢樓來得重要。應勇表示,要加快這些能力的建設和提升,確保在2022年前全市實現生活垃圾的零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