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芋圓
近期,不少主打“CBD”概念的護膚新品及新品牌扎堆問世。
值得一提的是,大麻二酚,英文名為cannabidiol,簡稱CBD,目前尚未被列入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15版)中,是未被允許使用的化妝品原料。
那么,這些宣稱“CBD化妝品”的產品,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掛羊頭賣狗肉
隨著2018年12月20日,工業大麻(Hemp)正式獲美國《農業法案》批準,取得了合法地位,全球工業大麻市場開始升溫。2019年國內超過5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進入工業大麻產業,包括云南白藥等知名日化集團。
提取自工業大麻的CBD(大麻二酚)原料,因具備出色的藥用價值,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工業大麻衍生品。資料顯示,CBD是工業大麻中含量最豐富的大麻素,其不具有精神活性,基本無毒副作用,目前已被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難治性小兒癲癇。近年來研究表明CBD在皮膚科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可能有益于痤瘡、皮炎、銀屑病和皮膚腫瘤等疾病。
今年下半年,昆藥集團、珍視明等相繼推出了大麻護膚品。上月,國內大麻成分護膚品牌INBRIZ CBD完成數千萬元融資;上美集團旗下一葉子也入局該領域,推出大麻成分面膜。據國家藥監局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系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取得備案的“大麻”相關化妝品約480條。
▍截自國家藥監局官網
然而,與“大麻”成分護膚火爆相對應的是,市場宣傳的亂象。目前,大麻仁果、大麻籽油、大麻槿莖粉和大麻葉提取物四種工業大麻相關成分被收錄在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15版)(以下簡稱《目錄》)中,屬于合法使用的成分,而CBD(大麻二酚)還未被允許使用。但由于具備良好的抗炎、保濕、舒敏等護膚功效,CBD在化妝品市場名聲在外,因此不少產品實際使用的是“大麻葉提取物”“大麻籽油”卻紛紛打著“CBD化妝品”的旗號進行宣傳推廣。
例如,天貓某品牌旗艦店的一款“大麻葉舒緩氨基酸潔面乳”產品,宣稱富含99%高純度CBD,主要針對敏感肌痘痘肌,該品牌以“CBD化妝品”自居,并在包裝上印有“CBD”字樣。查看其產品備案配方發現,大麻相關成分為“大麻葉提取物”“大麻籽油”。
▍截自天貓
▍截自國家藥監局官網
對大麻護膚品領域頗為關注的廣州尊伊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來成告訴青眼, CBD大麻二酚并不在《目錄》之中,市面上的“CBD化妝品”宣傳顯然是不合法的。“有很多在包裝上印有‘CBD’字樣的化妝品備案都不成功。”
陳來成表示,大麻化妝品包括大麻仁果化妝品、大麻籽油化妝品和大麻葉化妝品,大麻化妝品并不是“CBD化妝品”。同時,他強調,因為大麻葉提取物屬于脂溶性成分,添加不容易,很多打著大麻概念的化妝品所添加的大麻葉提取物CBD的含量比例極低,甚至是PPM級(百萬分之幾)的含量,純屬概念炒作。
前景并不樂觀
如果說這種打“擦邊球”的宣傳行為是因為CBD未被列為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那么隨著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即將實施,新原料備案制度更加開放, CBD有望成為新的合法原料嗎?
近年來,全球各國對工業大麻,及CBD相關運用的法規逐漸開放。目前,國內對工業大麻的政策開放進程也逐漸加快,云南省和黑龍江省已經相繼出臺了種植加工許可規定,而吉林省也在積極推動相關規定的落地。不過,對于工業大麻的應用依然有著嚴格的規定。國家禁毒委員會在今年初的工作會議上再次重申了《經1972年議定書修正的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規定,強調除為獲取纖維質和種子的工業大麻外,其他用途的大麻植物均屬于管制范圍。
資料顯示,在我國部分地區允許種植的工業大麻是通過科學篩選培育出的整株四氫大麻酚含量(有毒成分)在0.3%以下的大麻品種。但提取大麻二酚時,一般使用的是活性大麻素含量較高的嫩葉和花苞,提取過程中產生的四氫大麻酚含量往往高于0.3%。
在《云南省工業大麻種植加工許可規定》中也明確指出,工業大麻花葉加工提取的四氫大麻酚含量高于0.3%的產品,適用毒品管制的法律、法規。因此,即使種植的是工業大麻品種,但用于提取大麻二酚時,相關企業仍需按毒品大麻的管制要求進行申請,獲得批準后方可進行生產,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存在四氫大麻酚含量超標,作為毒品流入非法渠道的風險。此外,我國工業大麻品種的大麻二酚含量普遍偏低,種植機械化程度低,人力成本偏高,而生產中對大麻二酚的提純技術上仍有欠缺,導致提純成本高。
因此,尚不談我國CBD在運用于化妝中的相關科學研究的匱乏,就目前CBD原料市場現狀來看,無論是政策法律還是研發成本、輿論風向,企業都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意識增強,以及藥監部門對于化妝品違規宣傳的監管加強,在CBD未取得合法身份之前,這種打擦邊球的行為,有不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