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到
作者|李芹
2月2日,第一輪口罩預約登記正式啟動。浦東塘橋街道南城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吳斌斌萬萬沒有想到:南城居民區的一則通知在網上火了。為什么?因為在南城居民區預約口罩,居民們全程不用出門,只需給指定號碼發送短信等待驗證通過后,就在家坐等口罩了。
南城居民區擁有工作人員不過10人,在基層工作人員人手如此緊張的當下,究竟是什么給了南城居民區這樣的魄力與勇氣?
吳斌斌告訴周到君,從接到通知到啟動預約工作,時間非常短暫,但是依托于平時建立起來的幾支隊伍,大家在微信群里面對此事進行了充分討論,初步形成了十幾個方案。經過充分商量后,十幾個方案進一步壓縮至8個。這些方案包括:線上小程序預約、樓棟群內實名接龍、電話預約、短信預約等等。
最后,大家還是覺得用短信這種方式適用面更廣,也免去了老年群體不擅長線上操作等問題。“政府倡導大家少出門,因此我們始終在想如何減少居民出門與聚集,”吳斌斌告訴周到君,如果按照線下預約、藥店憑證購買,居民要至少出門兩次。因此,在提出短信預約之后,也有人大膽建議:根據預約戶數,居委工作人員出面購買口罩后送至居民信箱中,最大程度減少居民出門頻次。
10個:3036戶——是居委會工作人員和居民戶數之間的巨大落差。“盡管不是所有居民都會前來登記預約購買口罩,但如果僅僅靠居委會工作人員,可能很難實現送口罩到戶的設想,”吳斌斌向周到君如此表示。幸虧,南城居民區有一支得力的“黨員突擊隊”。這支隊伍除了黨員外,有一批熱心的業主代表、業委會成員和志愿者,50多人紛紛表示愿意加入送口罩上門的隊伍。
于是,從方案定下來的2月1日傍晚時分,除了在微信群內廣泛傳播外,所有人還戴上口罩,將通知塞到所有居民家中信箱,確保通知到戶,差不多一直忙碌到2月2日深夜。
2月2日早上8點30分,短信平臺開始接受預約信息,一直到傍晚6點,居委會一共收到了900多條預約信息。匆匆扒了幾口飯,工作人員忙著在后臺審核信息,“到現在差不多審核了480戶,估計又要到12點了”,吳斌斌告訴周到君,在后臺上還發現了一些其他居委甚至外區居民發來的短信,“看來我們的通知在網上是挺紅的。”
居民減少出門了,可是口罩錢款怎么收呢?根據通知,居民在收到口罩后,要將錢款投入小區的口罩專用收款箱。“不用個信封裝一下注明室號?”“萬一有人不交怎么辦?”面對記者的問題,吳斌斌哈哈一笑,“這個我很有自信的,到時候非但錢不會少,肯定還會多出來的。”他甚至還和同事打賭了一杯咖啡,看這錢究竟是會多會少。他說,之所以這么說,是有底氣的,疫情來襲,社區工作人員在一線很忙,但來自老百姓的支持也不少,他們有的主動給工作人員送口罩,有的主動“投喂”工作人員,給了工作人員非常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