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舉行。按GDP計算,二十國集團的經濟規模占到全球經濟總量的86%、人口占全球的2/3、貿易量占全球的75%,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這次在上海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同樣引起了全球媒體的關注。看看各家媒體對這次會議都說了些什么。
《紐約時報》文章說:
“世界最大的工業化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正面臨自全球金融危機最低谷以來的最艱巨任務。歐洲陷入低增長,日本瀕臨衰退邊緣。
中國作為近些年來世界經濟主要的增長引擎,正在應對沉重債務、制造業放緩、出口業停滯不前及資金外流等問題。 由于石油及其他資源的價格持續偏低,依靠出售此類資源發展經濟的國家步履維艱。美元走強促使很多消費者和公司放棄美國公司的產品,轉而購買進口產品,導致美國經濟增長受阻。
這給20國集團的經濟決策者們出了一道難題,將會有很大的壓力促使他們在上海會議中拿出解決方案來。”
英國廣播公司說:
“在上海G20會議上,中國試圖安撫全球財長們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情緒。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中國可以應對目前面臨的壓力…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也表示,中國政府將更好平衡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風險防范三者間的關系。
分析人士表示,周小川的講話主要是為了緩解全球對中國如何處理外匯問題以及中國股市持續動蕩的擔憂。有人擔心中國為了提振出口會讓人民幣持續貶值。
對此,周小川表示,中國歷來的觀點是反對競爭性貶值,反對用貶值贏得出口競爭力的這種方式。”
《今日美國》文章說:
“參加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官員們敦促各國政府加速進行創造就業機會的改革,而不是依賴刺激政策來推動疲軟的經濟增長。
雖然各國政府試圖壓制外界對此次會議出臺具體促增長措施的預期,但他們依然面臨安撫金融市場的壓力。”
《巴倫周刊》稱:
“(美國財長)雅各布·盧(Jacob Lew)說,目前并不存在危機,因此沒有理由期待此次G20會議出臺重大的方案。這兩點他都是對的。不過,一旦會議結束時真的沒有任何方案,那么他說的第一點可能就會被證明是錯誤的了。
…
經濟學家、IMF和盧都認為政府應該拿出錢來通過填補醫療、教育、環保等方面的漏洞來創造需求。如果G20會議能堅定承諾采取更多財政支出措施,股市定會激動不已。不過,實際情況是,市場并沒有那么挑剔,它們就想要刺激性政策的注入、無論是什么樣的都行。因此,對于投資者而言,最大的危險就是G20會議結束了而與會者都認為最佳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請戳天下首頁(tianxia.jiemian.com)。動動手指,長按二維碼,關注【最天下】微信公眾號:theveryworld (如果長按不行,就麻煩看官掃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