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0日,“院校企地產業聯盟”助力鄉村振興簽約儀式在崇州都市農業功能區天府良倉粟村項目地舉行,宣告“天府良倉院校企地產業聯盟”正式成立。活動由成都市崇州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管委會牽頭,院、校、企、地“四方”聯動,共同助力崇州鄉村振興發展。
打造“企地”命運共同體,實現“產業興旺與治理有效”雙目標
未來,華地永盛農旅集團和隆興鎮青橋股份經濟合作社將共同組建 “共好社”,“共好社”將由青橋村村委會獨資的下屬全民所有制村投公司與天府良倉粟村項目管理公司合資成立,共同負責青橋村村域內所有農業與文旅項目的策劃、規劃、投資、開發、經營、管理,成都市崇州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管委會作為上級指導單位,在統籌協調、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將“共好社”黨組織關系設在都市農業功能區綜合黨委下,通過黨組織關系建立聯系,探索實踐產業發展與基層治理并進的新模式。
“共好社”將以“盤活集體資產、發展集體經濟、農民增收致富”為目的,以“共建、共治、共享、共好”為核心理念,打造基于市場邏輯的新型鄉村振興項目“策、投、規、建、營”全產業鏈開發主體。

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鄉村振興人才樣板
成都華地永盛農旅集團蓮華境公司與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傳媒藝術學院達成校企戰略合作。在未來的合作中,校企雙方將全面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各自在產業資源、政策集成、文化傳媒藝術創新運用等方面的優勢,按照“校企協同、產教融合”的理念,以天府良倉粟村項目為依托,打造跨學科、跨領域、跨專業的鄉村振興實踐基地。通過“人才+”、“文化+”、“藝術+”方式,創建協同育人模式(即學生按專業方向參與粟村項目全產業鏈建設,包括規劃設計、文化植入、藝術融合、運營管理、營銷推廣,實行學分制模式),開展校企在專業教育及實踐運用方面的深度合作(開設鄉村振興相關公共課程,主要方向為實踐運用方面),鍛造一支“一懂兩愛”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培養一批鄉村振興藝術指導員、現代農旅項目管理員、川西林盤場景美育師,為高校參與鄉村振興打造人才樣板。
科技創新賦能現代農業,助力崇州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與成都華地永盛農旅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天府良倉糧油產業將依托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在糧油新品種的創制和選育、細胞工程育種與中試熟化等農業高新科技實踐運用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將農業新技術新方法應用于崇州的田間地頭,為農業產業的發展進行科技創新賦能,提升糧油品質,助力崇州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中,以鄉村藝術美學表達為核心的“鄉村振興美學集藝術展”正式開展,本次展覽集合了50余幅不同視角、不同場景、不同表達方式的藝術作品,讓這些作品跨越時空,帶人走進鄉村、貼近藝術,體驗源自然田園的鄉村藝術表達方式。
成都市崇州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天府良倉院校企地產業聯盟”的成立,旨在積極探索實踐跨行業、跨主體的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以“項目為主體、政府為橋梁、院校為動能,企業帶動和集體經濟組織參與相結合”的鄉村創新發展之路,共同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