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
全球最大農業科技公司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
7月2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顯示,已受理先正達集團科創板上市申請。
先正達集團的招股書披露,在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先正達集團計劃發行約27.8億股,占到發行后總股本的20%以內。通過科創板上市,該公司計劃募資650億元,有望創十年來A股最大IPO。
去年6月,中芯國際(688981.SH)登陸科創板,募集資金總額為532.3億元,創下科創板最大的IPO;也是2010年7月農業銀行IPO(融資687.36億元)后A股市場最大的IPO。
先正達集團此次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三個方面。其中的208億元將用于實施全球并購項目,195億元用于償還長期債務,另外130億元用于農業科技研發和儲備。
先正達集團成立于去年6月,由中國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旗下農化板塊業務整合而成,包括瑞士先正達、安道麥(000553.SZ)、揚農化工(600486.SH)以及中化化肥(00297.HK)等資產。
先正達集團目前的總部位于瑞士,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4.9萬名員工。該公司劃分為四大業務板塊,分別為先正達作物保護、先正達種業、安道麥和先正達集團中國。
招股書披露,2020年先正達集團在全球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三。
去年先正達集團營收1519億元,歸母凈利潤44億元。截至2020年底,先正達集團總資產4724億元,總負債1914億元。
以營收規模計算,先正達集團再度超過拜耳集團作物科學單元(下稱拜耳作物科學),成為全球最大的農業科技公司。去年,拜耳作物科學的營收約為2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58億元)。
2019年和2018年,先正達集團歸母凈利潤均為虧損,虧損額分別達22億元和40億元。
先正達集團的核心資產為農化和種子巨頭瑞士先正達。2017年,中國化工斥資430美元(約合2786億元人民幣)收購了瑞士先正達,后者就此從證券交易所退市。與此同時,瑞士先正達承諾將在2022年重新登陸資本市場。
先正達集團成立后,上市的主體由瑞士先正達調整為先正達集團,其重返資本市場的時間表也同時延續,并進一步明確為在2022年年中前上市。
有知情人士曾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如果有機會,先正達集團會爭取早于這個時間點上市。
今年6月21日,先正達集團正式宣布將申請在科創板上市。5月,中金公司、中銀證券和中信證券已分別與先正達集團簽署輔導協議,開始對該公司進行上市輔導。
6月25日,中金公司、中銀證券和中信證券同時發布先正達集團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確認其已具備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