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慧東
10月27日,陜西煤業(601225.SH)低開1.21%,截至午盤報13.79元/股,跌2.13%,截至發稿,該股股價跌逾3%。
10月26日盤后,陜西煤業披露了2021年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213.1億元,同比增長89.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2.57億元,同比增長24.27%。
單季度來看,第三季度,公司實現季度內營收同比漲91.75%至486.42億元,實現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8.04%至59.71億元。
回顧上半年業績,今年上半年,陜西煤業實現營收726.69億元,同比增長87.2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86億元,同比增長66.1%。
其中,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86.72%和43.36%;今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實現單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同比降幅分別為85.82%和86.88%。
可以看出,陜西煤業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同比仍保持增長,但與今年上半年業績相較,三季度在實現營收同比增長的同時,凈利潤水平出現下滑,可謂“增收不增利”。
產銷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陜西煤業煤炭產量同比增13.38%至1.03億噸,煤炭銷量同比增16.77%至2.02億噸,煤炭銷售收入同比增84.8%至1141.91億元,銷售成本同比增87.54%至776.24億元,毛利同比增79.24%至365.66億元。

應收賬款方面,截至今年前三季度,陜西煤業應收賬款余額71.74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3.31%,較2019年年底增長19.87%。
股東方面,與2020年年末相比,陜西煤業彼時的第三大股東、第四大股東、第六大股東、第八大股東、第十大股東已離場,第七大股東陜有色集團和第九大股東唐亮持股比例下降。
上半年的“梅超風”行情,為陜西煤業前三季度取得業績大增提供了強勢支撐。近日,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主流報價上漲至2000元/噸左右,是去年此時報價的三倍不止。
陜西一家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內部人士接受界面新聞采訪表示,陜西煤業的長協煤占總產量比重較大,市場煤比重在50%左右。因此,動力煤大幅漲價對公司確實存在業績利好,但利好幅度不及市場煤比重較大的煤炭企業。
上述內部人士稱,目前煤炭行業行情雖較前幾年明顯回暖,但監管層面力度愈來愈緊。
申萬宏源研究所煤炭鋼鐵領域負責人孟祥文此前告訴界面新聞,內蒙古等地推動煤炭產能釋放的舉措預計將在本月底迎來實際收效,“月底的時候大秦鐵路檢修結束了,運力不影響了,釋放的供給就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