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中國第二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并網發電。
據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核集團)官網消息,2022年1月1日22點35分38秒,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開始向電網送出第一度電,成為全球第三臺、中國第二臺華龍一號并網發電機組。
經現場確認,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后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是由中核集團和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合作研發設計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被稱為“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路線”。
華龍一號在安全性上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的同時,所有核心設備均已實現國產化,首臺套國產化率達到88%,完全具備批量化建設能力。
福清核電5-6號機組是華龍一號示范工程。2015年5月7日,全球首個“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在福建福清開工建設。
目前,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機組已于2021年先后投入商運。
這標志著中國在三代核電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每臺華龍一號機組裝機容量116.1萬千瓦,年發電能力近100億度,設計壽命為60年。
福清核電1號至6號機組全面建成后,該核電站的總裝機容量達到667.8萬千瓦,發電能力達到500億千瓦時。
中核集團控股在運核電機組數將增至24臺,裝機容量由2139萬千瓦增至2255萬千瓦。
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將成為2022年核電發展的主基調。
12月24日,在2022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發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點任務。
國家能源局提出,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進具備可靠條件的核電項目核準建設。
2022年,計劃建成福清6號、紅沿河6號、防城港3號和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四臺機組,新增裝機367萬千瓦。
2020年7月,福清核電6號機組實現外層安全殼穹頂鋼模板吊裝。2021年1月11日,福清核電6號機組完成冷態性能試驗。
2021年11月6日,福清核電6號機進入帶核調試階段。12月11日,福建福清核電6號機組反應堆首次達臨界順利完成,標志著機組正式進入帶功率運行狀態。
中核集團是中國第二大核電企業,也是國內唯一的專營核燃料生產商、供應商和服務商,同時是目前中國唯一實現批量出口核電站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