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豹財經社 馬志剛
“正式對標蘋果,向蘋果學習,一步一步超越蘋果。”12月28日晚間,在小米12新品發布會上,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一改往日側面蹭蘋果的遮掩,第一次大大方方向蘋果宣戰。
一位用戶在某社交平臺上調侃:“我記得以前年年吊打蘋果,今年怎么對標了?退步了啊?”這條留言獲得了4500多個贊,被頂到了留言區的首位。
近兩個小時的發布會,幾乎在產品介紹的每個環節,雷軍都將小米的新手機同iPhone 13系列拉出來反復對比。各種硬件參數層面,小米12系列似乎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多個直播平臺上,網友們打出滿屏“贏麻了”的彈幕。
雷軍一邊坦承“遭到部分網友冷嘲熱諷”,一邊又強調“國產手機就應該有和蘋果比較的勇氣”。
作為小米兩年來發布的第三款數字系列高端手機,12系列既有首次規劃了一大一小“雙尺寸雙高端”的小米12與小米12 Pro,也有小尺寸的準旗艦小米12X。這條產品線承載著雷軍繼續挺進高端市場的夢想。
小米12系列,起售價3699元,更為高端的Pro系列4699元起步,約為其所對標的iPhone產品價格的一半。與2020年小米沖擊高端以來的前兩代產品相比,整體下調了300塊。
值得一提的是,以11系列、小米MIX FOLD、MIX 4為代表的高價位小米手機,在上市幾個月內曾出現最高達到三千余元的價格大跳水。
在高喊進軍高端、對標蘋果的同時,小米12系列為何反而向“性價比”方向又邁出一步?
小米12,一次倒退?
小米一直以首發搭載高通最新芯片為旗艦機的賣點之一,但今年驍龍8 Gen1的首發權卻花落摩托羅拉。雪上加霜的是,這款高通的處理器,市場普遍認為性能提升有限,功耗和發熱卻達到一個新層級。
面對米粉們的擔心,小米12的發布會上,特別強調將通過新一代的散熱技術,成為駕馭這條火龍的“馴龍高手”。
上一代的11系列產品,小米采用了2K分辨率的屏幕,而這次的新產品,僅有Pro版本的用戶才能擁有這樣的屏幕體驗。
相機部分,延續了兩代數字旗艦的1億像素主攝,在小米12上被改換成5000萬像素廣角鏡頭,底也從三星GN 2換成了更小的索尼IMX 707。在這背后,是小米棄走堆像素路徑,選擇轉投計算攝影的陣營,更加依靠芯片的AI算力來清晰成像。
同11Pro相比,小米12Pro去掉了IP68防水,去掉了5倍長焦,電池容量也變小了。
整體而言,相較于前兩代數字系列的重大更新,此次新機發布缺乏足夠吸睛的亮點。
底氣不足,或許是小米售價沒撐住的主要原因,在手機技術突破進入瓶頸期的時間里,小米繼續向高端市場沖鋒的路上,只能被迫選擇這種折中而保守的定價策略。
不止消費者對新產品興趣沒有之前濃厚,資本市場的反應也極為平淡。相較于10、11兩款手機發布對股價3%-5%的拉升,小米12的發布并未激起半點水花。新機發布次日,小米股價收跌1.17%。
高端路滑
發布會末尾,雷軍不無感慨地說,這可能是我被用戶批評最多的一年。
從宣布進軍高端市場以來,小米就頗受非議。小米11是小米第二款數字系列高端手機,但因WIFI失效、燒主板、黑屏無法開機等故障,遭到大量投訴和用戶抱團維權。在小米社區、抖音、B站、微博等各大社交平臺一度充斥著小米的各種負評,小米11系列質量問題也曾被頂上微博熱搜。
在28日的發布會上,從各平臺的彈幕和評論中,能明顯感受到一部分小米11用戶的怨氣和不滿,尤其是當臺上的演講者夸耀之前的11系列取得的成績時,常常能看到滿屏的問號。
就連曾經被發燒友們推崇備至的手機系統,也在小米沖擊高端的節骨眼上掉了鏈子。
當晚的發布會上,在雷軍上臺介紹新產品之前,MIUI系統負責人金凡就小米11等機型和MIUI系統問題檢討致歉,并表示,團隊幾個月內趕工修復并清零了用戶反饋的所有Bug。
新系列手機搭載的MIUI13,著眼于基礎優化,強調“快,更穩”。但作為MIUI12迭代的大版本,MIUI13只帶來了隱私保護、新壁紙、小組件等常規更新,缺乏亮眼的新功能。
高端并不等于高價,廠商們談高端時,往往意指品牌的高溢價。但用戶接受高價產品的前提,是對其產品力的認可,而這又直接導向了手機廠商的產研能力,也正是小米長期被詬病之處。這次小米12的新機上,僅有一個“澎湃P1”充電管理芯片是小米自研的。
核心技術是沖擊高端的必要籌碼。2016年,小米就曾因“得罪”三星,在鏈條供應上被卡脖子,陷在泥潭里長達兩年時間。
雷軍在發布會上提出“技術為本”的口號,稱未來5年研發投入將超1000億。2021年前三季度,小米研發費用累計投入93億,研發占營收比重3.83%,同蘋果、三星比有近一半的差距。
即使小米將這些錢全都砸在手機業務上,未來一段時期內,小米仍難以具備芯片、屏幕等手機核心技術的產研能力,“主動力”依然不足。
站穩高端與銷量第一,孰重?
發布會上,雷軍再次重申8月MIX 4發布會時的口號:要在3年做到手機銷量全球第一。
按照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標準,從全球的角度來看,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000元)以上價位的市場是高端手機的核心戰場。
數據顯示,小米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不足8%,走量的仍舊是小米的低端機型,蘋果長期在國內和全球均保持超過50%以上的高端市場占有率。
2021年第三季度,榮耀手機的銷量重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三,把小米擠到第四;在全球市場,蘋果憑借iPhone13的熱賣重回第二,小米跌至第三。(詳見雪豹財經社《小米被蘋果、榮耀“雙殺”,雷軍拿什么沖擊全球第一?》)
而在小米手機的整體銷量中,高端機占比極為有限。據界面新聞,雷軍于年度演講中表示,截至今年8月10日,小米10系列累計銷量已達577萬臺。而2021年,小米官方預計全球出貨量將達1.9億臺。小米倚賴的,依舊是中低端市場。
智能手機自2018年始,增量市場紅利逐漸消耗殆盡,出貨量連年下降。整個安卓陣營,在芯片、屏幕等核心配置趨同,且無大的技術性突破的情況下,產品質量和性價比仍是最大的考驗。
華為短期內讓出的國內高端市場,小米并沒有接盤的實力。而消費升級背景下各方覬覦的高端市場,仍是頭部手機廠商拉鋸的主要戰場。
第三季度手機業務的降速,讓小米在沖擊高端之余,很難再忽視產品力和品控、售后、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問題。在產品本身上多下功夫,為突圍高端市場積累底蘊,才是決定小米能夠在高端市場走多遠的根本。
2021年,雷軍第一次正式提出對標蘋果、趕超蘋果,不過以目前小米12系列略顯平淡的表現來看,或許這也是小米自發布第一款高端手機以來,距離蘋果最遠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