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侯瑞寧
因不滿液化氣價格上漲,哈薩克斯坦多地抗議示威引發沖突。當地時間1月5日,哈國總統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1月6日,俄羅斯領導的軍事聯盟部隊抵達哈國,幫助其恢復秩序。
哈薩克斯坦是重要的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國。此次沖突引發了市場對油氣供應的擔憂。目前尚未對中國油氣進口造成任何影響。
但該消息刺激了A股油氣板塊走強。
截至1月7日收盤,洲際油氣(600759.SH)漲停,報收3.08元;中國石油(601857.SH)漲幅為5.82%,報收5.27元;和順石油(603353.SH)漲幅4.88%,報收25.56元;中國石化(600028.HK)漲幅1.87%,報收4.35元。
隆眾資訊天然氣分析師王皓浩表示,哈薩克斯坦局勢暫時未影響到中國油氣供應和現貨價格,但如果騷亂持續,很可能引發中亞其他國家的擔憂,停止出口天然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7日,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表示,哈薩克斯坦所有地區的秩序已基本恢復,政府正在控制局勢。他補充說,在武裝分子被完全消滅之前,必須采取反恐行動。
1月6日,Nasdaq官網發布消息稱,烏茲別克斯坦已經暫停天然氣出口,以滿足其國內需求。
國投安信期貨分析指出,中亞地區的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是中國重要天然氣進口來源地,中亞油氣管線在經過哈薩克斯坦后才能進入中國。因此,哈薩克斯坦沖突外溢對中亞地區的經濟和對出口的穩定或造成風險,事件若進一步惡化,或增加中國進口天然氣成本。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的起點在土庫曼斯坦,經過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到達中國新疆的霍爾果斯入境,與跟國內的西氣東輸二線、西氣東輸三線連接。“十三五”期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的供應量占中國表觀消費量的18%。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前11個月中國進口天然氣1.1億噸,從哈薩克斯坦進口量為346.91萬噸,占進口總量的3%左右。
2019年以來,中國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天然氣分別為512.92萬噸、532.93萬噸和402萬噸,占國內進口比分別為14.12%、15.43%和10.47%
哈薩克斯坦也是重要的原油出口國,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十。從哈薩克斯坦的原油出口流向看,約76%供應經合組織內的歐洲國家,只有約11%流向亞洲,中國占比僅有4%。
1月6日,疊加歐佩克產油國利比亞部分供應中斷,市場預期產能受限或使供應趨緊,原油收盤上漲。2月WTI原油即期合約上漲1.61美元,至79.46美元/桶,漲幅為2.07%;布倫特3月原油即期合約收盤上漲1.19美元,至81.99美元/桶,漲幅為1.47%。
隆眾資訊原油分析師李彥認為,從歷史經驗總結看,地緣事件想要對國際原油價格形成較為顯著的影響,需滿足幾個條件,即主要產油國之間的局部戰爭或有美軍地面部隊介入的局部戰爭、重要石油設施遭襲并受到較明顯損失、油輪遭襲并導致關鍵海峽關閉。
李彥對界面新聞表示,本次哈國局勢動蕩主要源自政治層面因素,暫未對其國內油田生產及出口等設施形成威脅,因此對油價影響較為有限。同時,也不會對中國正常的原油進口形成制約。
哈薩克斯坦原油出口至中國,主要依靠中哈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于2009年7月建成投產,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西起里海的阿特勞,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全長2800多公里,是中國首條陸路跨境原油運輸管道,2019年向國內輸送原油達1088.27萬噸。
2022年1月1日,哈薩克斯坦曼格斯套州液化氣價格由每升60堅戈(約合人民幣0.88元)提高到120堅戈(約合人民幣1.47-1.68元)。價格上漲引發當地民眾不滿, 包括該州首府阿克套和阿拉木圖在內的多地爆發抗議示威活動。
據路透社報道,之前因液化氣在哈薩克斯坦有價格上限,許多哈薩克斯坦人改裝汽車,使用液化氣作為燃料。但政府認為這種低價不可持續,在2022年1月1日取消了價格上限。
當地時間1月2日,哈薩克斯坦石油重鎮扎瑙津爆發數千人集會,隨即蔓延到該國多市。這場本因社會經濟訴求引起的抗議最終演變為大規模騷亂。
據央視財經報道,當地時間4日晚上,阿拉木圖市超過5000人走上街頭抗議。1月5日,哈總統托卡耶夫簽署總統令,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1月6日表示,應托卡耶夫請求,集安組織決定在哈短期部署維和部隊。
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1月5日發布消息,提醒在哈中國公民遵守駐在國法律規定,增強防范意識,減少不必要外出,做好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