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銀行理財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關鍵性進展。
1月18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在京舉辦理財產品中央數據交換平臺(以下簡稱中央數據交換平臺)啟動會。業內人士指出,中央數據交換平臺的上線,對于加強理財信息登記質量,提升數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數據交換平臺是銀行理財市場機構之間實現業務數據標準化、保密化、自動化傳輸的集中統一平臺,由理財登記中心在監管部門和中央結算公司指導下自主設計研發。該平臺通過專有網絡實現參與機構間的互聯互通,為各參與機構提供數據信息和文本信息的發送、校驗、轉發和接收。平臺數據信息傳輸采用統一的數據交換協議和接口,數據交換協議由行業共同制定、共同維護。
2021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系統聯網、信息披露、銷售宣傳及業務信息的傳輸提出了明確要求。理財登記中心落實《辦法》要求、解決市場痛點,與市場機構共同打造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建設安全、高效、覆蓋理財行業的中央數據交換平臺意義重大,可助力監管工作,進一步規范理財產品銷售活動,便于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保護投資者權益,為防范和化解市場風險提供堅實支撐。
據悉,目前交銀理財、三湘銀行作為首批客戶與中央數據交換平臺共同上線;華夏理財、百信銀行已完成聯調測試工作;蘇州銀行、南銀理財等機構已經進入聯調測試階段;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中郵理財、寧銀理財、杭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正在積極推動系統開發及測試工作;27家理財公司等市場機構與理財登記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
交銀理財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發布以來,銀行理財行業發展格局深度變化,凈值化轉型快速推進,規范化運作日益完善,服務居民財富管理需求能力逐步提升,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理財公司作為獨立法人,與母行、代銷合作銀行之間,建立起了“資產管理人—財富管理人”之間不同角色的良好合作模式,日益體現出專業化、開放化、平臺化的趨勢。
以交銀理財為例,自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以母行代銷為主,他行代銷與直銷雙促進”的渠道工作規劃。據了解,截至2021年末,交銀理財他行銷售規模超過4000億元。
“業務發展中我們也遇到過不少問題,比如合作機構間系統對接復雜,數據標準不一,信息交互及時性、安全性保障程度不高等等。此時,理財登記中心牽頭整個行業,推動搭建了中央數據交換平臺,為合作機構之間制定清晰信息標準,貫通可靠系統對接,打造高效傳輸通道,很好地解決了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同時,中央數據交換平臺還可以為行業大數據分析、風險合規把控、信息安全保障等金融科技運用打下堅實基礎,必將進一步推動理財行業規范可持續發展?!鄙鲜鲐撠熑吮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