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視前哨 戴桃疆
2021年的國劇市場,成績與焦慮并存。恐怕沒有哪個階段會比當前讓我們對國產劇市場的審視抱以如此復雜的態度。歲末年初,變動繼續發生,甚至濺起了不少水花。從近一階段的國產影視劇市場反應上看,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仍然對新內容抱有希望,新內容和新題材不斷涌現。
與其說這種“推陳出新”是一種掙扎,不如說是國產影視劇進入的一次“無限流”不斷試探,以探求到觸底反彈的全新機會空間。無論好壞,都是一種可能性。
武俠不興,古偶不衰
和社會其他領域一樣,國產影視劇也一直在探索有本土特色的類型創作,其中“武俠”算得上是最具代表性的類型之一。
關于“武俠”這一類型為何會衰落,又何時會再次在影視行業復興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息,時代和社會環境的變遷、武俠文本基礎的衰亡、武俠表現形式的異變共同構成了“武俠”類型消亡史中的組成部分,“武俠”越來越多地與其他類型融合,劣質武打戲和古裝偶像結合就有了《有翡》,慢動作武打和古裝權謀結合就有了《雪中悍刀行》。武打動作場面并不是近年來國產影視創作最出彩的部分,甚至稱得上是“短板”,但無論是此前的《有翡》還是近期的《雪中悍刀行》,都將“武俠”作為宣傳的重點。原因并不難理解,武俠是中國文化中的超級英雄宇宙,是影視造夢工程中最具吸引力的元素之一。當然,《雪中悍刀行》的底子顯然更好,匹配著觀眾對復興武俠類型的期許,已經收官的《雪中悍刀行》,總體表現還是可圈可點。
與武俠相映成趣的是古裝偶像劇的持續產出。古裝偶像劇與武俠同為國產影視創作造夢工程中的重要類型,武俠負責塑造超級英雄,古裝偶像則更側重制造符合中國文化精神想象的羅曼蒂克,這是兩種截然不同類型的夢境,相比武俠,古偶面臨的挑戰要少很多。與武俠復興的難點不同,古裝偶像劇面臨著劇情、影視表現方式雷同的老問題。原本被視為造星利器的古裝偶像劇近些年來轉而依賴已經成名的明星加持,這也讓積弊已久的古裝偶像劇面臨著新的問題——已有的明星演員或是外形不再適合出演,或是出演次數太多造成觀眾審美疲勞,李易峰、陳鈺琪主演的《鏡·雙城》在選角階段輿論熱度很高,與開播后的市場反響形成一定的反差。
與《鏡·雙城》大制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單集只有六分鐘,新人主演的《拜托了!別寵我》,穿越、反類型、多種元素融合、快節奏,這種常見于短視頻創作的形式逐漸被影視工業借鑒融合,盡管市場反應仍在實驗階段,但類似實驗未來只會多不會少。從平臺的庫存作品看,古裝偶像劇仍然會成為國產劇市場上持續不斷出現的類型,但這個類型是否會走上武俠的老路,或許需要創作者三思斟酌。
冬奧來了,春天遠嗎?
體育盛會是所有影視劇急需避讓的時段。競技體育非常容易將輿論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情緒推向高潮,影視作品能夠提供的情緒價值面對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實在不值一提。同時,體育盛會的到來也為影視創作嘗試新內容提供一些新的內容方向,即將來臨的冬奧會就在短時期內激發了一些圍繞著冰雪項目進行的國產劇創作。
理想狀態下,作為大眾娛樂內容的影視劇可以為受眾面相對較窄的冬奧會項目做預熱,但實際情況卻也有一些參差。此前的《陪你逐風飛揚》和正在播出的《超越》,女主角都設定為短道速滑運動員。為了擴大受眾面,前者選擇走國產劇最常見的偶像劇路線,角色的主線任務是談戀愛,寄希望于觀眾在看甜甜愛情的同時對冰上項目產生興趣,效果不盡如人意;后者則通過雙線敘事展現兩代速滑運動員對這項冰上項目的努力,以父女關系為情感線,表現女主角競技體育的部分更多,專業性更強,戀愛線并非沒有但獨立于主線故事,并不屬于觀眾反感的“打著職業劇招牌談戀愛”的類型,在市場反響上也會理想許多。
艱苦且極具專業性的體育訓練為觀眾設定了一定的觀看門檻,如何平衡專業性內容和觀眾心理需求,影視劇創作者仍然需要一段路要走。冬奧來了,但是冰雪項目影視的春天似乎還要走過一段較長的路。
能帶動潮流的,未必就是潮流的受益者本人,而未來想要涌現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題材內容上的多樣性是充分且必要條件,《開端》聲勢功過是非暫且不論,潮流試水的意義肯定是有的。
“無限流”試水的同時,逆勢而動的還有古早tvb家庭倫理劇風格的《家族榮耀》,可以說是將港臺家庭倫理劇混合商戰模式的版本完全剝離原生土壤移植北上,換湯不換藥的結果是失去了原有的滋味。舊潮流的退潮與新潮流的興起,是衰敗的哀嘆和新希望的萌芽,只要潮流還在涌動,創作的動力不枯竭,可能性就會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