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佰態
1月19日,一場毫無征兆的天價收購案對外公布,震驚了游戲界。
美國時間周二早間,微軟宣布將以每股95美元的現金,收購游戲開發和互動娛樂發行商動視暴雪。這起耗費微軟近一半現金儲備的收購案,將成為微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筆收購,也是游戲行業價格最高的一次收購動作,交易額高達6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64億元。
目前,本次收購已經獲得微軟和動視暴雪董事會的批準,在現階段動視暴雪仍將作為一家公司保持獨立運營,在收購完成后,動視暴雪將由微軟游戲業務CEO Phil Spencer負責。
01、打造超級游戲航母
動視暴雪是一家美國游戲開發商,成立于2008年。作為一家老牌的游戲大廠,打造了《使命召喚》、《魔獸世界》、《星際爭霸》、《爐石傳說》、《風暴英雄》、《守望先鋒》等多個爆款游戲。被看作眾多游戲玩家的“青春印記”。
“王權沒有永恒。”這是由動視暴雪研發的《魔獸世界》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但沒想到最終在動視暴雪自身一語成讖。近年來,動視暴雪的內部文化開始越來越多地受到外界的質疑和炮轟。
從暗黑破壞神、星際爭霸、魔獸爭霸到魔獸世界等游戲系列一路發行,動視暴雪本在玩家群體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但近年來的動視暴雪,在作品上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在近十年來,缺少值得稱道的頂級產品。
在剛過去的歐美圣誕假期購物季,《使命召喚:先鋒》媒體評分在該系列游戲中最低,銷量并不理想,動視暴雪也破天荒沒有公布游戲的銷售成績。而守望先鋒等產品的用戶粘性開始下降、口碑撲街,也為動視暴雪帶來了更大的業績壓力。再加之暴雪一貫的跳票傳統,讓其用戶黏性逐步變淡,昔日積累的口碑反而成了當下產品推進的負擔。
同時,公司的高層動蕩和人才流失也愈發嚴重,公司陷入人才發展瓶頸。2021年4月,《守望先鋒》游戲總監Jeff Kaplan從暴雪離職;同年8月,動視暴雪解雇了《暗黑破壞神4》總監Luis Barriga、首席設計師Jesse McCree和《魔獸世界》設計師Jonathan LeCraft;隨后不久,暴雪娛樂副總裁Chacko Sonny宣布離職。從公開數據來看,2019年至今,動視暴雪已經陸陸續續裁掉了超過1000個員工,約占所有員工的九分之一。
因此這次的合并,對于動視暴雪來說,反而或將“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少網友認為,這家輝煌不再的傳奇公司,或許能在微軟麾下迎來自己的第二春。
在并購消息發布后不久,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今后擁有Xbox,就擁有了整個世界,照微軟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未來Xbox將有望成為“宇宙第一平臺”。也有網友調侃:“換個角度,Xbox 負責人 Phil Spencer 是真能啊,必須吹一波老大,三句話,讓納德拉為動視暴雪砸了(超過)762 億美元”。
而對于豪擲14個月利潤的微軟而言,自然生出一種“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的感覺。
微軟希望從這次并購中得到什么?
首先是微軟將實現“軟硬結合”,雙面發力。游戲研發和制作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球游戲研發和制作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騰訊、索尼、任天堂,緊隨其后的是網易和動視暴雪。而在本次收購動視暴雪后,微軟將在繼續維持硬件營收排名第一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游戲研發制作能力,一躍成為全球前三,僅次于騰訊和索尼。
其次是微軟的游戲陣容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充,增加在主機游戲和PC游戲的影響力,Office家族套件“再添新成員”。動視暴雪有著這個世界上最豐富的游戲資產庫之一,微軟在并購之后瞬間成為了游戲行業不容忽視的龐然大物。在收購公告發出后,眾多Xbox的玩家們已經開始預想用自己的Game Pass玩《魔獸世界》、《爐石傳說》等暴雪旗下的各種大游戲IP。將動視暴雪收入囊中,對于微軟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增強了其在游戲行業的話語權,并進一步豐富了Xbox旗下的游戲內容生態,進一步鞏固在游戲方面的優勢,從而創造更多的營收和凈利潤。
此外,收購動視暴雪也是微軟劍指元宇宙的體現。在移動互聯網時期,微軟并未及時抓住機遇,研發移動互聯網應用進行生態布局,這也導致了微軟在移動互聯網時期生存乏力。而隨著過去一年元宇宙走上風口,被用戶和資本廣泛看作下一個互聯網基礎設施,微軟必將把握相關機遇,通過并購老牌游戲公司的方式快速搶占先機,希望重回第一梯隊。具體來看,微軟與動視暴雪的結合,也將形成Xbox+暴雪為體系的“軟硬件”完整生態鏈。這樣的生態鏈相比Meta(原Facebook)僅在硬件層面發力更具優勢,生態更加完善。
02、世紀并購案背后的信號
微軟對于動視暴雪的并購,快速刷新了1月R星母公司Take Two收購Zygna創下的財富記錄,并且也是全球公司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購案。
從這場“見證歷史”的收購案中,暴露出來哪些信號?
一是科技公司“決戰元宇宙”。
2021年是元宇宙的元年,也是元宇宙的認知建立期。有人認為,元宇宙是未來互聯網的發展目標,是人類信息技術的另一場革命,也有人說元宇宙概念只是“割韭菜”的套路。但不可否認的是,元宇宙已經在技術上將增強現實 (AR) 和虛擬現實 (VR) 等與社交媒體、游戲和視頻等技術領域相結合。
從互聯網行業的角度來看,在Web 3.0和元宇宙的風口到來之際,全球巨頭開始布局,扣動了元宇宙賽道的“發令槍”,從原本中小企業的“淺嘗輒止”演變為中大型企業的“All in戰略”。可以注意到,目前包括Meta、微軟等科技巨頭企業已經越來越重視游戲的研發與投入,游戲也被看作眾多企業“解鎖”下一個階段的金鑰匙。科技企業普遍確信,下一代互聯網的出行,能通過游戲的技術和場景窺見一二。
二是元宇宙浪潮下,游戲的跨行業應用得到延展。
數實融合是元宇宙的具象空間和內容承載,而隨著游戲的延展性和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因游戲技術發展所衍生的“反哺效應”得到更多落地。在這樣的前提下,游戲的跨行業應用性也隨之增強,進一步助力構建元宇宙的基礎空間和設施。
首先,游戲具備娛樂屬性,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第一批數字世界原住民,也對于游戲的娛樂屬性更為熟悉和了解;其次,游戲除娛樂屬性外,也具備故事屬性和文化沉淀,因此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游戲能夠成為工作和娛樂生活虛擬混合現實場景的結合和黏合劑。隨著近年來光線追蹤技術、3D、CG等游戲場景的進一步精細化和沉浸感增強,游戲的底層技術賦能屬性便能夠不斷增強。反過來看,也能夠極大激發云計算芯片、AIoT的使用場景,對于未來全球基礎設施的升級有戰略意義。從這個角度看,游戲不單單是工具,而是基礎設施。
三是游戲和元宇宙的馬太效應將更加明顯。
微軟突如其來無預警的“大動作”,在震驚游戲行業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暗示了未來游戲行業和元宇宙時代的新趨勢:即現有的科技巨頭不斷涌入,在他們向元宇宙時代推進的過程中,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衍生出更多的“科技小巨頭”,形成巨頭引領發展方向,“小巨頭”林立的現象。
在這個過程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占據先機的科技巨頭,也會進一步在元宇宙時代搶占先機,進一步維持在Web 2.0時代取得的優勢,并決定元宇宙時代技術的發展方向。
03、當游戲成為產業紐帶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微軟豪擲數千億人民幣收購動視暴雪?
從根本來看,其中原因離不開數字技術、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虛擬現實、混合現實等技術與游戲深度融合與綁定的趨勢下,游戲的戰略地位和特殊形態得到充分展現。而游戲本身,也在無形中被技術和資本放置在更具戰略意義的位置之上。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游戲本身具備反哺、推動技術發展的能力。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帶動生產力的躍升,虛實相生的技術能夠帶來更多的聯動效用,而游戲在其中同樣能夠起到重要作用。具體來看,在Web 2.0時代,Facebook收購Instagram,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生態的繁榮與發展,隨著Web 3.0時代的到來,微軟與動視暴雪的"世紀交易"具有里程碑意義,不僅標志著游戲成為了互聯網新時代的核心資產,也標志著游戲成為了串聯產業鏈上下游的紐帶。
從技術創新的角度來看,微軟與動視暴雪的結合,也能為國內科技互聯網行業帶來啟示。事實上,不論是Facebook收購Instagram,還是微軟收購動視暴雪,背后都反應了海外科技互聯網對于技術的整合、創新能力。尤其是對于游戲行業而言,當游戲衍生出更多超脫于本身娛樂屬性的產業價值時,游戲在技術創新和進步、文化輸出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已經開始初步顯現,搶抓機遇率先布局不僅可以在技術上占領先機,更能夠增加全球文化輸出的話語權。
這也許是這樁世紀并購案背后,微軟給予國內科技互聯網行業的最大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