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當地時間1月19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上任一周年之際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解釋現狀、展望未來。
此次新聞發(fā)布會持續(xù)了約兩個小時,是拜登上任后舉行的第10場新聞發(fā)布會,次數遠低于特朗普、奧巴馬等前總統(tǒng)。
在發(fā)布會上,拜登談到了新冠疫情、美國油價、美聯(lián)儲和遲遲未通過的1.75萬億美元社會福利支出法案。
在外交上,拜登重點談到了俄羅斯,稱俄會“攻擊”烏克蘭,雖然可能不是全面入侵。他還罕見承認,對于如何應對俄羅斯,北約成員國內部存在分歧。
民調顯示,目前拜登的支持率低于奧巴馬、小布什、克林頓在同期的支持率,僅略高于特朗普。拜登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總統(tǒng)。
相關鏈接:【深度】拜登當選美國總統(tǒng)一周年:劇本走偏的一年
疫情和國內經濟
據《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彭博社等媒體報道的新聞發(fā)布會內容,拜登肯定了美國政府在過去一年的工作,稱過去一年雖然充滿挑戰(zhàn),但也是“取得巨大進步的一年”。
當天,白宮官網列出了美國政府過去一年的成果,包括失業(yè)率從拜登上任時的6.2%下降到目前的3.9%、創(chuàng)造了600萬個工作崗位、擴展醫(yī)保范圍等。
拜登本人則提到了國會通過的1.9萬億美元新冠紓困方案、1.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和新冠疫苗接種推廣。美國目前有62%人口完成兩劑接種,遠高于一年前的1%,但疫苗接種從去年8月就進入瓶頸。
拜登稱自己在抗疫上的工作表現“可能超過了任何人此前想象的”,同時也承認抗疫政策存在問題,包括快速檢測試劑不夠。但他承諾,美國之后不會重新實施疫情初期的“封鎖”措施,也不會再次大規(guī)模關閉學校。
美國正處于新一波疫情高峰,日增確診達到100萬例。美國疾控中心周三的預測顯示,美國未來四周內將有超過6.1萬人死于新冠。新冠死亡人數將在未來三周內上升,后在第四周下降。
疫情、供應鏈持續(xù)阻塞、經濟刺激政策等因素引發(fā)的高通脹是拜登面臨的最大問題。雖然失業(yè)率下降、平均時薪上漲、預計2021年美國GDP增速能達到5.6%,但通脹成為選民不滿拜登的頭號原因。
數據統(tǒng)計網站FiveThirtyEight在19日的統(tǒng)計顯示,拜登的支持率跌至41.9%,不支持率升至52.5%。拜登上任一年的支持率低于大部分前總統(tǒng),僅高于特朗普的38%。

在周三的新聞會上,拜登支持美聯(lián)儲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脹。他在對美聯(lián)儲的獨立性表示尊重同時也指出,美聯(lián)儲肩負著“確保物價不會再繼續(xù)攀升的關鍵工作”。
除美聯(lián)儲外,拜登稱白宮的經濟計劃和促進市場競爭的措施將有助于控制通脹。他承諾,美國政府將想辦法阻止油價繼續(xù)飆升。目前美國油價正處于七年來最高,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升至每桶85.43美元。
周二,美國政府稱其正在與產油國協(xié)商,以說服各國增加原油產量。拜登此前也曾與OPEC+協(xié)商以提高產量但遭到拒絕,隨后美國宣布釋放5000萬桶戰(zhàn)略石油儲備,印度、日本、韓國等國也與美國聯(lián)動釋放了戰(zhàn)略石油儲備。
拜登稱釋放戰(zhàn)略石油儲備讓美國部分地區(qū)的油價下降了約12美分/加侖,但業(yè)內人士均認為該措施只能產生短期效果。美國汽車協(xié)會統(tǒng)計顯示,零售汽油價格從新年開始就持續(xù)走高,目前升至平均3.31美元/加侖。
美國有商業(yè)團體呼吁政府取消對中國產品加征的關稅來緩和美國物價,拜登在新聞會上表示,目前美國還沒有準備好取消特朗普時期加征的關稅。
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束玨婷在周四的例行新聞會上回應,取消加征關稅有利于中國,有利于美國,有利于世界。特別是在當前通脹形勢下,取消加征關稅符合中美兩國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世界經濟恢復。
除了新冠紓困方案和基建計劃外,拜登一直希望在上任第一年通過的還有1.75萬億美元社會福利支出法案。但由于民主黨參議員曼欽的反對,該法案遲遲沒有通過投票。
為了在今年中期選舉前通過法案,拜登稱民主黨可能將法案內容拆分,“先通過我們目前能通過的,其余的之后再來斗爭。”
據拜登介紹,1.75萬億社會福利法案中與氣候、能源、早教等有關的內容可能更容易得到支持,擴大兒童稅收抵免、為社區(qū)大學學生提供學費補助等內容可能會被排除在法案外,之后再進行協(xié)商投票。
俄羅斯和北約
除內政之外,正因烏克蘭問題與西方對峙的俄羅斯成為拜登講話的重點關注對象。
拜登稱俄羅斯正在盡最大力量試探西方、美國和北約。在被問到是否認為普京將下令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拜登稱:“我猜他會攻擊,他肯定會做些什么。”俄羅斯此前多次否認將入侵烏克蘭。
拜登隨后補充,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不一定是全面入侵,“我仍然認為他(普京)不想要全面戰(zhàn)爭。”他還調侃稱,至于普京到底想在烏克蘭做什么,“可能取決于他早上是從床的哪一邊起身”。
拜登表示,美國和北約的反應將取決于俄羅斯接下來的行動。如果是“較小入侵”,北約內部將對采取何種反應出現爭執(zhí);如果俄羅斯對烏克蘭發(fā)動網絡攻擊,“我們將用網絡回應”;如果是全面入侵,俄羅斯將面臨“災難”。
拜登沒有解釋哪種情況是“較小入侵”,但他承認,在如何應對俄羅斯上,北約成員國存在分歧。而他的工作是確保每個成員國都站在同一邊。俄羅斯是歐盟的重要天然氣來源國。
此前美國和歐洲國家都警告,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面臨嚴重制裁。美國考慮的制裁包括制裁俄大型銀行、打擊俄武器制造、禁止向俄出口美國技術制造的芯片等。消息人士最新透露,為避免影響金融市場穩(wěn)定,美國和歐盟不再考慮將俄羅斯踢出SWIFT國際支付系統(tǒng)。
對于拜登所說的“較小入侵”,白宮發(fā)言人普薩基隨后解釋,一旦俄羅斯軍隊跨境進入烏克蘭,將被視為“新的侵略”,美國及其盟友將做出“快速、嚴厲和統(tǒng)一的反應”。而對于網絡攻擊和準軍事行動,美國及其盟友將采取不同策略,做出“堅決、相應和統(tǒng)一的反應”。
在新聞會上,拜登還透露,普京要求他承諾兩件事:烏克蘭永遠不加入北約;美國和北約永遠不在烏克蘭部署戰(zhàn)略武器和核武器。
對于第一個要求,拜登稱烏克蘭近幾年加入北約的可能性非常低;對于第二個要求,取決于俄羅斯的態(tài)度,雙方可以進行協(xié)商。
但對于俄羅斯的其他要求,包括美國和北約軍隊撤出前蘇聯(lián)國家、美國核武器撤出歐洲,拜登稱沒有談判空間。他威脅,一旦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北約將增加在波蘭和羅馬尼亞的駐軍,以保護成員國安全。拜登補充:“雖然我們高度關注烏克蘭局勢,但我們對烏克蘭沒有相應義務。”
周五,美國務卿布林肯將在日內瓦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