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楚風
中藥板塊沉寂多年后,自2021年11月份以來表現強勢。截至1月19日,中證中藥指數(930641)近3個月漲幅超過15%。今年元旦后,A股大盤走弱,中藥指數有所回調,但機構對中藥未來走勢仍保持信心。
此間,千金藥業在二級市場表現相對弱勢,尤其在1月15日披露2021年業績快報后,股價在最近四個交易日內下挫12.20%。公告顯示,千金藥業業績同比增速繼續放緩,營收與歸屬凈利潤增速低于2%,扣非凈利潤為負增長。事實上,千金藥業業績已連續兩年“原地踏步”。
《每日財報》注意到,千金藥業在2021年股東大會上提出,2021年經營目標要實現營收增速12.08%,歸屬凈利潤增速13.27%。而現在看來,千金藥業與經營目標相差甚遠。這幾年來,千金藥業始終在吃老本,除婦科千金片/膠囊外,就沒有拿得手的產品。其布局的醫藥流通業務,相對于A股其他連鎖藥店并無優勢。
中藥板塊集中爆發,千金藥業“停滯不前”
中藥板塊長期估值偏低,再加上政府出臺系列促進政策,資金逢低配置進行避險。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A股中成藥行業平均市盈率(TTM)為33.26%,市盈率中位數為27.96%,與化學制藥對比,估值相對合理。中航證券研報認為,站在當前的時點,中藥板塊的估值水平依然合理,并未出現泡沫,持續上漲可期。
此外,政府出臺多項政策,促進中藥行業發展。12月30日,國家醫保局等聯合發布《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高支持中藥創新發展的政治站位,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2021年是中藥行業爆發之年,申萬中藥板塊全年上漲28.84%,成為生物醫藥各板塊中唯一正收益的板塊,市場估值也得到修復。近期,中藥板塊表現仍然強勢,截至目前,中證中藥指數近3個月漲幅為16.62%,近1個月漲幅為13.30%。
相對應的,中藥板塊業績也得到修復。據Wind數據,A股中成藥行業上市公司共有59家,2021年前三季度,共有49家營收實現同比正增長,共有46家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中成藥行業營收增速中位值為20.44%,凈利潤增速中位值為84.68%。
在此之間,千金藥業就顯得落寞許多,營收與凈利潤增速均低于行業水平。2021年前三季度,千金藥業實現營收增速為0.41%,實現歸屬凈利潤增速為15.52%。
2021年全年,千金藥業業績增長繼續放緩。1月15日,千金藥業披露業績快報,其實現營收為36.65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歸屬凈利潤為3.02億元,同比增長1.62%;實現扣非凈利潤為2.53億元,同比下降2.12%。而在2020年,千金藥業營收與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98%、0.94%。
《每日財報》注意到,早在2021年5月7日,千金藥業在股東大會上提出,“2021年的主要經營目標是: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3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2.08%;實現營業收入41.08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3.27%。”現在看來,千金藥業的實際業績與經營目標相差甚遠。
除此之外,千金藥業在去年11月份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其中首個解除限售期的考核要求是“以2020年度營業收入為基數,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30%,2022年度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2%,且以上兩個指標不低于行業平均值;以2020年度的研發費用為基數,2022年度的研發費用增長率不低于20%”。
千金藥業要想實現考核目標,在2022年需要實現營收不低于47.151億元,按照2021年的業績,也就是營收同比增速不低于28.65%。由此觀之,千金藥業實現考核目標存在一定難度。
藥品生產不思進取,醫藥流通缺優勢
在藥品生產方面,千金藥業旗下中成藥主導產品為婦科千金片/膠囊、婦科斷紅飲膠南、補血益母丸等,其中婦科千金片/膠囊貢獻主要收入。2019年,婦科千金片/膠囊實現收入為6.19億元,占中成藥收入比例79.58%。至2020年,婦科千金片/膠囊銷量同比大體持平,仍占主要收入。
公開資料顯示,千金藥業是在1976年就開始研究婦科千金片,在1979年獲得批文并試產,在1994年入選國家基本藥物。婦科千金片誕生后,一直為千金藥業提供穩定的現金流,直至今天仍是其最重要的產品。婦科千金片/膠囊連續十多年保持口服婦科炎癥中成藥第一品牌的地位。
到了今天,婦科千金片/膠囊市場增長已有所放緩。婦科千金片/膠囊在2019年銷量為4177萬盒,在2020年銷量為4276萬盒,增幅為2.38%。主要產品銷量增幅放緩,也導致千金藥業業績增長放緩。
除婦科千金片/膠囊外,千金藥業沒有再拿得出手的獨家產品。從研發來看,千金藥業對研發投入并不高,2019年至2021年三季末,研發費用分別為1.054億元、1.041億元和8411萬元,占總收入比例為2.99%、2.87%和3.53%。
千金藥業雖然分類為醫藥生產企業,但藥品流通業務貢獻收入占比超過50%。近些年來,千金藥業藥品流通業務收入比重不斷上升,到2020年超越藥品生產業務。那么對比A股市場連鎖藥店,千金藥業表現如何呢?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中期,千金藥業藥品零售業務實現收入分別為16.29億元、18.07億元和8.83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6.23%、14.97%和19.07%。其藥品零售業務毛利率長年低于20%。
對比A股其他醫藥流通企業,千金藥業并不具備優勢。據Wind數據,2019年至2021年三季末,連鎖藥店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31.05%、29.42%和30.47%,中位值為34.09%、32.66%和34.05%。一心堂、大參林等上市公司銷售毛利率常年能維持在30%以上。
在業績放緩的背景下,千金藥業也在拓張衛生衍生品等業務,主推千金凈雅衛生系列產品。不過,該業務貢獻收入比例較小,且逐漸呈現下滑態勢。2018年至2020年,衛生用品實現收入為2.34億元、2.10億元和1.83億元。
千金藥業作為婦科炎癥領域的老品牌,除了婦科千金片/膠囊外,已沒有再拿得出手的獨家產品,而且主要產品銷量放緩,業績增長乏力。在2022年,千金藥業能否實現考核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