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聯合國安理會當地時間1月31日應美國要求,就烏克蘭局勢舉行公開會議。會上,俄羅斯與美國針鋒相對,多國表示此次會議不利于安理會團結。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表示,美國召集此次會議完全是基于所謂俄方即將對烏克蘭進行侵略的“毫無根據”的猜測,而俄方已經多次予以否認。俄羅斯認為,美國的行動無助于安理會團結,也對烏克蘭不利。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在發言中表示,由于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烏克蘭面臨極高的威脅,而聯合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也受到了挑戰。
同時,美國及其盟友正在為俄羅斯可能的“入侵”準備制裁手段。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均表示,俄羅斯的“入侵”將引發嚴厲制裁。
周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籍參議員梅南德斯說對CNN表示,兩黨即將敲定對俄羅斯的制裁法案。她稱一些制裁措施甚至可以在俄羅斯“入侵”前就實施,因為俄羅斯已經采取了一些行動,比如對烏克蘭進行了“網絡攻擊、假旗行動、在內部破壞烏克蘭政府”。
梅南德斯說,如果俄羅斯入侵將引發“毀滅性的制裁”,包括對俄羅斯銀行的嚴重制裁,以及對烏克蘭軍隊的大力援助,最終將摧毀俄羅斯經濟。
另據路透社2月1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1月31日向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承諾,他打算確認卡塔爾為美國“非北約主要盟國”。
“非北約主要盟國”是美國政府給予不屬于北約組織、但與美國軍方有戰略合作關系盟國的定位,為這些國家提供美國本不與非北約盟國開展的軍事與財政合作,方便他們購買美國制造的武器和軍事設備。
卡塔爾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有分析指出,若烏克蘭沖突導致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斷供,卡塔爾可能會向歐洲供應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