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8日,教育部發布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今年要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堅持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不低于4%”,保證財政教育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確保“兩個只增不減”。同時,加強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教育部表示,今年要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出臺國家層面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推動地方提高并落實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標準,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2022年,教育部將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動各地以縣為單位完善普惠性資源布局規劃,加強城鎮新增人口、流動人口集中地區和鄉村幼兒園建設。
教育部強調,今年要繼續把“雙減”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鞏固成果、健全機制、掃除盲點、提升水平、維護穩定、強化督導。著力鞏固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成果,在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指導各地開展常態巡查、堅決關停。加大對隱形變異培訓查處力度,開展專項治理。
同時,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加強執法力量,提升執法能力,抓好執法巡查。指導各地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抓緊明確主管部門,體現公益屬性,實現常態化監管,防止出現新的野蠻生長。指導各地落實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的政策要求。建立全國校外教育培訓專家委員會。組建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形成全社會參與監管并廣泛支持校外培訓治理的良好氛圍。
在2022年的工作目標中,教育部還提出,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強化高校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比2021年下降0.5到1個百分點。推進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全面加強涉農高校耕讀教育,推進職業院校勞動教育,開展中小學生職業啟蒙教育。
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教育部提出要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公民同招”,指導各地完善學校劃片政策。深入做好隨遷子女就學工作。修訂出臺學籍管理辦法,嚴格規范學籍管理。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總結推廣第一批實驗區成果,遴選建立第二批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在職業教育方面,教育部明確今年將推進實施《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加強實習管理。發展中國特色學徒制,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實施先進制造業現場工程師培養專項計劃,加強家政、養老、托育等民生緊缺領域人才培養。
高等教育方面,則要加強和改進科學教育、工程教育,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同時,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穩妥啟動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指導有關省份因地制宜出臺改革方案并抓好組織實施。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的內容體系,加強對學生關鍵能力的考查。深入實施高職院校分類考試,著力選拔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嚴格規范高校藝術類專業、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管理,進一步提高藝術體育人才選拔水平和質量。
在教師管理方面,教育部提出,推進教師考核評價改革,強化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考察。開展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情況專項檢查,嚴肅查處師德師風案件,通報師德違規典型案例,嚴格落實師德師風問題“黑名單”制度,探索建立師德違規案例指導制度。深化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有序推進教師交流輪崗。推進中小學教師減負工作,嚴控進校園事項,督促各地落實已經出臺的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