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BNData消費站 楊蕾
編輯|鐘睿
不是所有新銳品牌都擁有宏大的版圖設想。從誕生之初,Girlcult創始人Nick 對品牌的定位就是做一些藝術相關的嘗試,并為之設定了5億、10億的目標。他希望品牌能夠服務更多的消費者,但是這個使命將通過不同子品牌實現。
隨著線上競爭日益激烈,流量采買越發昂貴,2021年Nick也嘗試為Girlcult尋找新的增長路徑。目前探索仍在繼續,踩過的坑也讓他越發清醒:“流量平臺對于消費品而言意味著一個個風口期,比起過分追求流量和銷量,活得久更重要”。
新平臺的試錯體驗:不是每個品牌都適合爆品流量玩法
2021年4月8日,抖音電商總裁康澤寧在抖音電商首屆生態大會上首次提出“興趣電商”的概念,為抖音電商的布局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發力點。涌入抖音賣貨,也成為品牌商家2021年繞不開的線上營銷主題。
2021年年初,Girlcult開始在抖音大力投入,但開局并不算友好。Nick向CBNData透露,費用投入一半是內容合作的硬支出,另一半是給相對較好的內容素材進行流量采買。復盤下來,虧損的原因一方面與品牌內部對內容的判斷有關,另一方面Nick了解到一些同類型公司通過內容素材+DOU+或信息流(抖音流量采買方式)的方式獲取的ROI也沒有很高,“高曝光不一定會帶來好的轉化,不是每個品牌都適合爆品流量玩法”。
交過學費后,Nick制定了更謹慎的策略。合作達人方面,會更傾向于能帶貨帶量的博主,投放一些能在短時間激發興趣種草內容,縮短成交鏈路;流量采買和運營方面,也相對之前更為精細。
2021年5月,Girlcult開始啟動抖音的自播業務。在基礎的人員搭建完成后,Girlcult一步一步積攢經驗,目前每天穩定直播時長在12小時左右。“直播間好比是一個商店,營業時間足夠長,才能保證用戶的承載。”
對于抖音自播業務,不虧損是Nick的紅線,因此在流量采買上,品牌也顯得更為克制?!靶〉觌S心推和巨量千川等工具主要解決人流量的問題,我們會配合直播間的自然流量來使用,但會控制付費的流量比例?!?/p>
內容種草的擴圈實驗:初期B站,成長期小紅書,鋪量打法已顯疲態
近兩年,完美日記、colorkey等美妝品牌的迅猛發展接連驗證種草的有效性,在小紅書、B站、抖音等平臺進行內容投放成為了新銳品牌線上營銷的必要環節。在品牌的不同發展階段,如何調配種草內容的平臺與比例,也逐漸演變為一門需要不斷摸索的學問。
作為一個風格化國潮美妝品牌,Girlcult最初的定位是18-24歲消費者,因此品牌起步階段著重在Z時代聚集的B站進行種草。Girlcult聯合創始人兼COO鎖稚曾對外表示,品牌有一段時間的策略是“血洗”B站,經過一段時間的種草,Girlcult積累起了一批忠實擁躉。

而隨著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原本的人群定位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增長需求。于是,近兩年Girlcult將消費群體的年齡拓寬至28歲的白領人群,也將種草的重心放在了小紅書平臺。
2019年2月,Girlcult正式入駐小紅書商城,首發屁桃聯名款腮紅,用三個產品完成了一百萬的銷售額。Nick透露,Girlcult目前主要在小紅書、抖音、微博三個平臺進行品牌心智種草,其中主要陣地小紅書的內容投放占比達60%。蟬媽媽數據顯示,近一年來,Girlcult在小紅書平臺月均筆記數量達424條,互動數月均總量達29萬。

通過KOC補足種草“量”的部分,保證品牌的基礎轉化效果;以“質”為目標對頭腰部達人精細化投放,進一步擴大品牌的聲量和轉化增量,是Girlcult 2021年在達人投放的常規打法。
在當下的內容種草生態中,持續進行達人投放仍然是主流路徑,但Nick直言已經意識到鋪量背后的增長困境。具體而言,新品上線初期,品牌能夠通過大量的種草內容獲得可觀的轉化,但隨著核心賣點的大量消耗以及內容同質化,在某個節點之后投放產生的增長便會趨于停滯,“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更高效地去做與品牌契合的內容,反而有可能通過錯位競爭實現不錯收益,這也是我們目前在探索中的方向?!?/p>
小而美品牌的“人效”建構:短小精悍作戰,尋找更多“聰明人”
成立于2018年的Girlcult,擁有一支同樣年輕的90后核心團隊。品牌創立之初便維持扁平化且輕便的組織架構,在供應鏈中臺之外,其形成了負責整體產品創意開發的Cult Studio和負責分發銷售、客戶服務的Cult Shop兩大形態。
線上營銷看似是一場場短期作戰,實際蘊含著品牌長期的價值傳達,因此Nick希望整個營銷團隊能夠形成從長期建設到短期轉化的完整信息鏈路。建立這樣一支高人效的營銷團隊,有賴于崗位與人員能力或經驗的強匹配。Nick稱,Girlcult對營銷團隊一些特定崗位也提出了具體要求,例如負責內容策略的同學需要對品牌、消費者和渠道都有所了解,懂得資源分配和以小搏大等。
刨除這些具體的條條框框,Nick想要網羅一些“聰明的人兒”。所謂“聰明”,他的定義是“蓬勃的好奇心和創造力,相信萬事萬物的解法不一定是現在這種”。這或許不僅是Nick在人才招攬上的期待,也包含其對線上營銷打法的一些思考。
Girlcult面臨的營銷困境并不是個例,2021年大部分處于二次生長階段的品牌似乎都有著相似的迷茫。當流量打法失效甚至成為品牌的“桎梏”,是否可以尋找別的出路?Girlcult市場負責人Alexia告訴CBNData,Girlcult已經開始在線下嘗試一些紓困之法,“我們前期做了一些調研,發現像市集、藝術節等線下活動的受眾畫像與品牌更加貼合?!庇懻搫贁〉檬н€為時尚早,但試圖為品牌成長尋找更多可能性的努力總歸是值得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