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伍洋宇
2月9日,三星發布一系列春季新品,其中最受關注的仍是旗艦機Galaxy S22系列。就在今年年初,有消息稱三星重新組建中國團隊,試圖恢復曾經的市場地位。
要實現上述目標,三星需要直面蘋果這個老對手。iPhone 13的強勁需求已經被數據證實。據調研機構Canalys的報告,2021年Q4蘋果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8270萬臺,市場份額為23%,位列第一,領先于三星的19%。
三星此次發布的Galaxy S22起步價為5499元,介于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之間。看起來,兩者的價格策略并沒有太大差異,但實際上并不同。
iPhone 13系列發布定價時,罕見地相較12系列普遍下調了起步價。而S22系列起步價相較S21系列有小幅增長,S22和S22 Ultra均上浮500元,S22+則下調了100元。
雖然整個2021年三星仍然守住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的位置,但這一寶座正不斷受到威脅。
蘋果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與三星的差距,從2020年的18.9%略微縮減至16.2%。而縱觀去年的表現,三星的年增長率是前五廠商中最低的。其中,蘋果漲11%,小米漲28%,OPPO和vivo分別漲22%和15%,三星的漲幅僅為7%。
這當中難以忽視的一點是,蘋果在大中華區表現相當亮眼。據Canalys數據,其2021年在中國市場出貨量4940萬臺,同比增長44%,是前五廠商中最高增長率。在華為芯片斷供后,蘋果將一部分失落的高端機市場份額牢牢攥在了手里。
而在中國市場,三星的排名早已滑落前五,被歸為“Others”。2021年第一季度,其份額僅為0.6%。這意味著,如果三星能在中國市場重回前五甚至前三,其全球出貨量將呈現出相當的增長,全球第一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穩固。
三星的確想要奪回在中國的市場地位。今年1月有韓媒報道,三星成立了一支負責手機等業務的全新中國團隊,被命名為“中國市場創新組” (China Business Innovation Team)。該團隊將擁有極高的話語權,直接向聯席CEO韓宗熙匯報。只是到目前為止,該小組還沒有公開采取任何行動。
現在意圖重新崛起,三星面臨的難度并不小。曾因2016年Note 7負面事件導致用戶口碑斷崖式下跌的三星,此后數年間并未見到有效的針對中國市場的品牌重建行為。而華為斷供之后的一年,榮耀獨立、小米發力、蘋果再進一步,三星也沒有及時切入的動作。
當然,三星也不是全無勝算。盡管國產手機紛紛搶占高端市場,但6000元以上機型中,得到消費者認可的仍然只有蘋果。三星憑借自身芯片、存儲、材料、屏幕等產業鏈實力,有機會與之一戰。
此外,三星的Galaxy Z Fold和Flip系列在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在這一塊,蘋果還未交卷,小米等國產廠商的產品也暫未起量。
更重要的是,三星的機海戰術并不遜色于其它國產廠商。依靠價格策略,其在印度市場也可以與小米抗衡。2021年,小米在該市場以24%份額占據第一,三星則以18%位列其后。
作為全球第一,三星重回中國市場一線并不缺乏實力,想辦法讓消費者重新接納它才是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