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
日前,Meta(原Facebook)公布了2021財年第四季度與全年財報,這是該公司2021年10月更名后的首份財報。
財報顯示,Meta 2021年四季度營收336.71億美元,同比增長19.9%;2021年全年營收1179.29億美元,同比增長37%。
就在財報公布后的次日,Meta股價暴跌26%,市值蒸發2300多億美元,創下美股歷史上個股最大單日縮水紀錄。
目前Meta股價有所回升,市值也回調至6300多億美元,但與坐擁萬億美元市值的高光時刻依然差距甚遠。
由此帶來的連帶效應則是:扎克伯格本人跌出了全球富豪榜前十。
導致這一大幅縮水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歐盟新數據保護法,其二則是元宇宙。
據歐盟新數據保護法要求,在歐盟范圍內收集用戶數據的公司需要在歐洲的服務器上保存和處理數據。
然而,Facebook和Instagram的數據一部分在美國服務器中。因此,Meta與歐盟委員會就用戶數據回傳問題僵持不下。
對此,英國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大臣娜丁·多里斯警告說,如果臉書不遵守新的《網絡安全法》,該平臺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可能會被關進監獄
在近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Meta向歐盟發出警告,表示“一般數據保護條例”阻礙將用戶個人數據傳輸回美國服務器,公司很有可能會把Facebook和Instagram撤出歐洲。
另一方面,元宇宙也給Meta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具“元宇宙”底色的Reality Labs業務在去年四季度總共取得8.77億美元的營收,不過運營虧損達到了33.04億美元,表明該業務仍處于燒錢階段;從全年業績表現來看,該業務在2021年取得22.7億美元營收,凈虧損101.9億美元。
與此同時,Meta的用戶增長似乎進入了停滯狀態。財報顯示,Meta最核心的社交網絡應用——Facebook在2021年第四季度比上一季度減少了約50萬名用戶,這是該公司18年來第一次出現這種下滑趨勢。
Meta往何處去,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李玉洋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扎克伯格坐牢,那是不大可能的事件。
此刻,Meta已經服軟,并宣稱怎么都不會離開歐洲(事實上提供收益排名第二的歐洲,扎克伯格怎么舍得)。
但Meta和Facebook持續衰退,將會長期存在,且燒錢百億還只是一個開始。
此外,Meta的狀態,也給大多數蹭元宇宙熱點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潑了一盆冷水:沒有千億市值根本不要摻合。
事實上,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早就給元宇宙的盈利能力打過預防針,表示“至少在未來三年,Meta元宇宙業務盈利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業界對此其實也有類似的共識,只是不知其燒錢程度會多大。
但財報一出,元宇宙部門超百億美元的巨額虧損,依然足見元宇宙的燒錢能力的異常強悍。
作為巨頭的游戲,這樣的燒錢也意味著大部分互聯網科技公司根本無法持續跟進。
畢竟,元宇宙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基建投入,Facebook轉型Meta強攻元宇宙,必然要在前期投入特別是技術研發資金上大手筆燒錢。
此外,暫時并沒有真正意義上落地的Meta元宇宙,本就是一個只有投入去孵化市場的不盈利的燒錢項目。
而這樣的承受能力,千億美元以下市值的公司,根本無力維持,也就Meta、微軟、谷歌之類的巨頭才有真正的“門票”。
換句話說,扎克伯格不是元宇宙的第一輪韭菜,而是用割完一茬還有一茬的韭菜生命力,告訴友商“要玩沒錢莫進來”。
于此同時,持有門票的巨頭也需要做大量的心理準備和持久戰準備。
目前元宇宙行業投入產出比懸殊,由于技術上的不成熟、市場認可度、消費者參與度都較低,本質上還是屬于一種極客體驗,即史前時代。
加上整個元宇宙的呈現場景、平臺的局限性,可提供的工具也極其有限,都很難激發起用戶的熱情。
要突破,前提是技術上的迭代,讓VR設備輕量化、便攜化且呈現能力跳出像素級,并在場景和體驗上拓展功能,從可有可無的補充裝備,變成類似手機這般的必備品,方可真正打開元宇宙的市場大門。
但這都不是三年五載就能完成的“主線任務”。
事實上,已經有些“莫名”的公司在通過文宣隱隱約約宣稱自己在元宇宙撈到了第一桶金。
但書樂認為,不存在盈利,現在都是市場投入的階段,此刻宣稱盈利本身就是在用所謂的游戲收益來填充元宇宙概念而已。
不是直接從VR或AR技術狀態中進入元宇宙世界而產生的收益,都不應該視為是在元宇宙中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