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付影
私募基金,一直被投資者譽為資產配置的金字塔頂尖,在過去兩年大擴容的潮流下,113家私募機構突破百億大關。去年,私募行業更是黑馬頻現,新秀崛起。百億私募機構旗下1479只以股票投資策略為主的基金,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數量達70%。
然而,百億私募今年正遭遇業績“開門黑”,凈值大幅度下滑。截至2月13日,但斌控股的東方港灣旗下31只產品凈值跌破0.8元;高毅資產旗下20只產品凈值跌破0.7元;林園控股的林園投資平均收益為-10.57%……
買在火熱期,賣在一片哀鳴時。市場波動加劇下,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基金,給投資者的選擇帶來諸多困惑以及不確定性。
1 432只私募產品觸及清盤線
年初至今A股大幅調整,讓眾多投資者措手不及,頂流私募大佬也未能幸免。
2月11日晚間,百億量化私募上海赫富投資向投資者和代銷機構發出公告,稱旗下“赫富靈活對沖九號A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2月10日單位凈值為0.8774元,低于預警線0.88元,觸及預警。
另外,百億私募大佬梁宏旗下的希瓦投資,旗下也有產品凈值跌破0.8元。私募機構大佬但斌旗下東方港灣合計27只產品凈值跌破0.8元,6只產品凈值跌破0.7元傳統止損線,包括華潤信托-東方港灣2號、中融-東方港灣2只產品(9號和10號)、華潤信托-東方港灣金陵3只產品(4期、5期、6期)。
從私募整體收益表現看,8成百億私募機構業績近期整體不佳。私募排排網顯示,截至2月7日,113家百億私募有94家業績虧損,其中35家虧損超5%,7家虧損超10%,最大跌幅更是接近15%。
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私募產品平均收益為-4.24%。其中私募大佬林園控股的林園投資今年以來平均收益-10.57%,高毅資產平均收益-6.29%,東方港灣平均收益-5.92%。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8日,923只私募產品凈值跌破0.8元,而0.8元凈值是大多數私募基金產品的警戒線,0.7元則是多數私募基金產品的清盤線,共有432只私募產品凈值低于0.7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私募如果設置較高的預警止損線,遇到波動較大的行情風險時,對于產品凈值后續修復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大部分的產品最高設置0.7元止損線,0.8元預警線,如果再高就不太符合權益類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
警戒線是一把雙刃劍,多數客戶以散戶為主,一旦觸及警戒線意味著客戶資金出現虧損。不過,也有部分客戶在此階段選擇逆勢加倉跟進。
在私募合同里,私募與投資者通常會設有止損線和預警線,設置的初衷,均是為了在極端行情下,對投資者的本金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眾多私募產品業績紛紛大幅回撤的環境下,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認為,高低估值板塊間的分化可能是幾點因素共同影響下的結果:從國內市場看,目前屬于國內數據的空窗期,穩增長政策的效果尚未得到數據驗證,市場對于政策的反應可能尚不充分。此外,在美國商務部將國內33家實體企業納入“未經核實名單”,影響部分權重股下行,對A股市場情緒也形成一定的壓制。
私募基金產品凈值大幅回撤與動蕩的市場不無關聯,但對于追求絕對收益的私募機構而言,旗下產品大幅回撤需要亟待解決。
一些私募也紛紛選擇自購以表決心。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林園投資、景林資產、赫富投資、漢和資本、永安國富、靈均投資、九坤投資等多家私募近期宣布自購。
2 但斌、馮柳、林園等私募大佬的投資布局
縱觀但斌、馮柳、林園和鄧曉峰等私募基金管理人,均有著超過20年的從業經歷,因選股思路各異、布局變化莫測,在行業內一直備受關注。不過,從他們近一年收益情況看,僅鄧曉峰管理的基金近一年收益為正。
截圖來源:私募排排網
近期,鄧曉峰與投資者線上交流會上,在展望2022年以及對未來研究方向時分析稱,從全球來看,未來一段時間,能源轉型帶來的供給端約束可能會遠遠高于歷史上的任何階段。從這個維度來看,相當多的傳統行業在未來可能會帶來不同于歷史的更好投資回報。
針對互聯網行業,鄧曉峰分析,2022年互聯網至少是一個下行風險很小的行業,當然它上行的空間和時間目前還處在不確定的狀態。
同時,鄧曉峰對消費品行業的展望分析稱,消費品里面新供給可能會帶來新的需求,新的品類或者是說新的產品有可能會帶來階段性、爆炸性增長。但是作為整體,消費品已經是處于中低速增長的階段,我覺得這是我們必須要先接受的一個大前提。
提到高毅資產,不得不提私募“江湖”人盡皆知的馮柳。
2018年之前,馮柳重倉持有的大多為食品飲料行業的股票,早年曾以“茅臺03”的網名紅遍投資論壇。提到茅臺,還有資本市場的大佬們人盡皆知的往事。
當貴州茅臺(600519.SH)上市兩年后的2003年9月,整個白酒行業風聲鶴唳,貴州茅臺股價陷入至暗時刻,2003年半年報中披露,上半年原十大股東中的三家基金公司退出了前十大股東之列。當機構資金紛紛逃離時,散戶馮柳悄然花3萬元買了茅臺。
幸運的是,2003年是中國白酒”黃金十年”的開端。2003年國內GDP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對于高端白酒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持倉茅臺的兩年半時間(2003年至2006年年中),茅臺股價上漲了約6倍,這也讓馮柳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8年之后,馮柳的重倉股發生了較大變化,從食品飲料進一步轉向科技和醫藥,投資手段也頻繁變化。在科技板塊布局的個股中,2019年 季度,馮柳新進中興通訊(000063.SZ)、2019年年報新進紫光股份(000938.SZ)、2020年中報新進世紀華通(688568.SH)、2021年三季度新進昌紅科技(300151.SZ)和中科星圖(688568.SH)。
馮柳在醫藥板塊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創新藥、中藥和醫藥流通領域。2021年第三季度,馮柳重點配置了藥房股。據wind數據,益豐藥房(603939.SH)、大參林(603233.SH)兩只個股,馮柳下注高達30億元。
醫藥股中,馮柳最喜歡的是人福醫藥(600079.SH),進入該只個股時,還要追述到2018年三季度,彼時其持股數量為1500萬股,此后馮柳持續買入。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馮柳持倉人福醫藥共計7700萬股,市值也由1.95億元增至15.52億元。
在中藥領域,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布局比較成功的還有同仁堂。2020年三季度馮柳新進同仁堂,持股數量5000萬股,其市值為13.49億元,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持股數量增至6500萬股,其持股市值達20.38億元。不過,馮柳所管理的基金,近一年收益表現不及高毅資產合伙人鄧曉峰。
截圖:私募排排網
另一名私募大佬但斌,有著30年的從業經驗,他用歷年投資經歷告訴投資者,如果認同“蕩秋千式”的游戲,最終可能與那些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企業失之交臂,騎上“黑馬”容易,但走完全程就非常困難了。
但斌1967年出生于浙江東陽,1992年進入證券投資行業,最成功的兩筆投資是對騰訊和茅臺的投資。尤其是茅臺,2003年,與馮柳有著相同的買入茅臺的投資經歷,但斌以23元的價格買入茅臺,此后開始長期投資茅臺,即便在2008年和2013年茅臺分別下跌時,東方港灣一直沒有賣出茅臺。
截圖來源:私募排排網
一直以來,他在微博上始終唱多茅臺,有數千條微博是關于茅臺市場表現情況,甚至在公開場合曾表示“如果有資金,想將茅臺整個買下來”。
林園的投資經歷與其他私募大佬相比時間更久,其擁有34年的證券投資經歷,一直以大消費和醫療是林園的主要投資方向,早年以重倉茅臺、云南白藥等上市公司而人為所熟知。
業績表現上,林園管理的基金近一年收益為-4.34%,年化收益18.13%。
截圖來源:私募排排網
2020年10月上市的消費龍頭金龍魚深得林園青睞。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該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林園投資旗下產品占據4席。
他認為,自己賺錢與牛市、熊市無關,選擇與嘴巴相關的行業大概率不會錯。
3 結構波動再現,投資者還需理性看待市場行情
今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加劇,尤其是創業板指年內已累計下跌17.34%。市場表現對投資者情緒影響較大,市場越是復雜震蕩之時,投資者越需要保持價值投資的理性與客觀,避免被情緒誤導。
星石投資認為,雖然當前市場較為混亂、行情不佳,但我們認為市場中存在情緒壓制下的結構性機會,不少行業都已經處于合理估值區間,此時保持冷靜、做好研究更加重要。
向后看,積極的因素正在積累。方磊認為,2022年1月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7.5%,較2021年12月高3.2個百分點,制造業企業對市場發展前景持較樂觀態度,“預期轉弱”的壓力或已出現邊際緩解。
對于參與A股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對自己的投資目標應設置一個相對合理的預期,并且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應該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例如在2022年年初的這一波單邊下跌中,謹慎的投資者可盡量選擇場外觀望,相對激進的投資者也可根據自己對于市場主流題材的理解做輪動配置,避開虧錢效應明顯的題材,介入主升、有持續性、有板塊效應的題材。
2022年,你認為誰將成為私募行業新秀?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