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周一發布消息稱,2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與上月持平,1年期和5年期分別為3.7%和4.6%。
去年12月,1年期LPR從3.85%下調至3.80%,為2020年5月以來首次下調。今年1月,1年期LPR再次下調至3.70%,同時與房貸利率掛鉤的5年期LPR報價下調5個基點至4.60%,為2020年5月來首次下調。
對于此次LPR報價不變,市場已有預期。2月15日,央行在開展3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時,操作利率維持在2.85%不變。MLF是LPR定價之錨,通常情況下,LPR跟隨MLF利率做等幅度調整。
分析師認為,盡管2月政策利率(MLF利率)與LPR均保持不變,但未來依然有調降的可能。
中國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對界面新聞表示,盡管美聯儲可能于下月啟動加息,但如果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那么政策利率仍將會進一步下調。“調降窗口期仍未關閉,在今年上半年均存在可能。”他說。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表示,LPR報價下調過程尚未結束,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央行仍有可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
“我們判斷,在國內通脹持續降溫、整體可控的背景下,海外貨幣政策加快收緊不會掣肘國內貨幣政策邊際寬松,二季度仍存在降準、降息的可能,這意味著1年期LPR報價也將隨之跟進下調。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下滑態勢,未來5年期LPR報價有望與1年期LPR報價實現同等幅度下調。”他說。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她指出,地產與出口兩大動能發生改變,或引至未來降息可能。
她解釋稱,房地產企業過去一年在庫存走弱的背景下歷史上首次減少購地和開工,說明地產投資意愿十分疲弱。雖然當前基建發力較為明顯,但如果一季度基建抬升難以對沖地產投資下滑引至社會融資再次回落,央行有再度降息的可能。
從出口來看,張瑜表示,歷史上經濟增速逆勢抬升通常需要出口增速的平穩或同步抬升,然而今年出口下滑或為大概率事件。“2022 年或是歷史上少有的經濟有逆勢上行訴求但出口處于下行周期的時間窗口。如果未來出口過快下滑對經濟增速形成掣肘,央行有再度降息的可能。”她說。
不過,也有一些分析師提出不同的觀點,認為本輪降息周期已過。西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對界面新聞表示,在海外加息潮之下,中國央行可能暫時不會降息。“但明年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非常大,所以明年美國可能會重新降息,屆時中國還有降息空間。”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