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穆玥
又有百億私募出手自購了!
11月1日,睿郡資產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同持有人共進退的初心,自2022年9月以來,本公司及員工累計出資超過6000萬元追加申購旗下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5月6日睿郡資產就曾公告稱,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將運用不少于400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資金,認購5月9日開始募集的睿郡承非系列產品。截至當時,睿郡資產及其員工合計持有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超過2億元。
在董承非本人搶先宣布自購4000萬元的基礎上,“睿郡承非系列”也如期成為了今年以來為數不多的私募爆款產品之一,自5月9日正式開賣至5月13日晚間結募,5天合計募資規模達45億元。
睿郡資產成立于2015年5月,其創始人為興證全球基金原副總經理杜昌勇,之后公司先是在2020年7月宣布與興證全球基金原基金經理、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創辦的興聚投資合并,后又在今年2月份獲得了興證全球基金原基金經理、副總經理兼研究部總監董承非的重磅加盟,至此睿郡資產成功湊齊了昔日的“興全三劍客”。
不過,今年以來A股整體走勢較弱,睿郡資產的業績表現也并不盡如人意,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僅為-10.97%,在有業績展示的93家百億私募中排名60/93。截至目前,在公司旗下凈值有更新的57只產品中,僅有2只產品今年以來成功錄得了正收益,26只產品年內的虧損率均超過了10%,甚至有部分產品年內的虧損率已經超過了20%。
事實上,今年以來不少百億私募的業績表現都不樂觀,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9月底,有業績展示的93家百億私募中僅17家年內取得了正收益,占比不足20%,其中有多達25家百億私募年內的虧損率超過了15%。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已經有不少的百億私募紛紛加入了“自購大軍”。
10月28日百億量化巨頭思勰投資公告表示,將以公司自有資金、合伙人及員工個人資金追加申購旗下基金,總計不低于1億元,其中不少于70%投資于偏多頭類的基金產品,剩余資金投資于其他類產品,公司承諾在未來一年的任何時點,公司自有資金、合伙人及員工個人資金持有公司產品在多頭類策略上不低于3億元,在其他類策略上不低于1億元。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已有景林資產、幻方量化、漢和資本、睿郡資產、九坤投資、靈均投資、石鋒資產、林園投資、寬投資產、思勰投資、凱豐投資等多家百億私募紛紛宣布自購。
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去年9月以來,私募機構已掀起多輪自購潮,合計認購金額約50億元。其中自購金額超2000萬元的私募機構近50家,多家私募機構自購金額超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