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穆玥
隨著私募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私奔私”逐漸成為了新的潮流。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月25日,一家名為“海南倍致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機構正式完成了登記備案,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范帥曾于2015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百億私募永安國富資產擔任基金經理。
同樣在2月25日完成登記備案的另外兩家私募也都與百億私募有著“不解之緣”。
其中之一是廣州民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的張海濱,此前曾是百億私募阿巴馬資產的董事合伙人。
另外一家是2021年11月成立的北京樂雪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胡中游曾于2017年7月加入百億私募源樂晟資產,擔任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后于2021年6月開始自主創業。
越來越多的百億私募基金經理加入“私奔私”大潮的同時,一些“先行者們”已經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典型的比如百億量化私募衍復投資的實際控制人高亢。2019年高亢帶領著旗下的Alpha團隊一起告別了彼時的百億私募銳天投資,并在同年11月正式創辦了衍復投資,之后僅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衍復投資便成功突破了百億規模。
另外一家百億量化私募星闊投資的實際控制人之一鄧劍也有著類似的經歷。鄧劍曾在2015年9月至2018年11月期間先后在百億私募九坤投資和因諾資產任職。2020年12月,鄧劍與王漪清共同創辦的星闊投資正式完成登記備案,目前公司的管理規模也已經突破了100億元。
主觀類私募方面,同樣不乏“私奔私”的案例。
2021年7月,前百億私募于翼資產投資總監陳忠正式從公司離職,隨后在同年8月加盟了另外一家私募機構沖積資產。在陳忠加盟以后,沖積資產的管理規模快速站上了百億元以上,并且公司還以高達79.22%的平均收益率一舉奪得了私募排排網2021年百億私募收益冠軍。
同一年,知名基金經理崔同魁離開了任職多年的千合資本,并在10月份正式加盟了同為百億私募的盤京投資。2021年12月末,崔同魁在盤京投資的新產品開始發售,據悉最終合計的募集規模超過了35億元。
另外,今年1月19日,前百億私募彤源投資在官網發布聯合聲明稱,公司基金經理管華雨和莊琰將于3月10日離職,有報道稱管華雨和莊琰離職后將共同創辦一家新私募。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選擇“私奔私”?
銳天投資在“分家”時發布的公告中表示,主要原因是兩位投資經理徐曉波和高亢對公司發展愿景和理念各有堅持,經過理性溝通,兩位投資經理決定按自身的愿景獨立發展。
但是,市場普遍認為在原公司中只持有少量甚至不持有股權,才是導致百億私募基金經理們紛紛“出走”的重要原因。
另外,高亢、鄧劍等前輩們的成功案例,或也在一定程度上堅定了部分私募基金經理“私奔私”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