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司林威
國內大廠的NFT業務迎來了必經之路。
2月22日,螞蟻集團旗下數字藏品平臺“鯨探”在app端內發布公告,稱發現部分用戶在平臺外存在私下交易的違規行為,對56名用戶進行了限制轉贈的功能。
“鯨探”在app端內發布了這一公告,并強調該處罰是依據《螞蟻鏈數字藏品平臺用戶協議》而實施,該協議包含“如果鯨探收到投訴或舉報,或通過其他途徑,經過合理判斷您從事了轉售數字藏品的行為,我們有權根據您的具體行為和情節實施處罰。”
同時,鯨探官方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數字藏品轉售,稱這種行為往往存在欺詐風險,容易引發不良炒作,與數字藏品的定位相違背。
如何屏蔽金融屬性,是NFT概念在國內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
目前,NFT概念在國內已轉變為數字藏品概念,強調是經區塊鏈技術進行標識的特定虛擬作品,而非區塊鏈生成的“非同質化代幣”。
同時,國內各大廠上線的數字藏品服務,都屏蔽了交易功能,用戶只可以收藏,不可以交易。
在不可交易的背景下,數字藏品概念也就失去了流動性,雖然都可以收藏、欣賞、研究,但和實物藏品相比,數字藏品缺少了“藏品流通”這一核心玩法。
鯨探平臺選擇開放了另一功能“轉贈”,規定用戶實名認證并持有藏品180天后,可以向中國大陸居民身份且已年滿14周歲的用戶進行轉贈,而受贈人如果想要再次轉贈,則需要持有藏品滿兩年時間。
同時,根據《螞蟻鏈數字藏品平臺用戶協議》,該時間期限可能不定期進行調整,以平臺方公告為準。
2021年6月23日螞蟻鏈的數字藏品上線,至今已經超過180天,一些最早上線的數字藏品已經滿足了轉贈條件。界面新聞記者在一數字藏品愛好者社群內發現,部分用戶已經盯上這批藏品“轉贈”功能的開放期,并期待通過私下拍賣等方式進行“流通”。
而鯨探今日的公告就是針對這一行為的處罰,名單上的56名鯨探用戶將被限制轉贈功能。
在此之前,鯨探還大規模處罰過一批用戶,1月26日,鯨探發布公告稱一批用戶使用外掛、腳本等方式搶購數字藏品,對該批用戶進行限制購買數字藏品的處罰,該批名單用戶數超過數百人。
數字藏品概念源自于NFT,而其技術延展了人的“逐利”本能,技術發展與人性貪欲的動態博弈,可能將決定數字藏品的發展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