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經濟e線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基金發行陷入冰點。不過,FOF基金卻成為了弱市中難得的一抹亮色。
2022年2月23日,華夏基金旗下華夏聚盛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表明,該基金合同生效日為2月22日,最終募集份額11.65億份,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為18451戶。據悉,該基金發行期只有短短五天,銷售窗口期為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2月18日(含)。
來源:基金公告
統計顯示,截至23日,今年2月來新成立基金數量為40只,募集發行份額共計200億份,對應平均發行份額低已至4.65億份。相比之下,華夏聚盛優選一年持有(014568)募集規模位列當月第二高,僅次于機構定制債基——工銀瑞興一年定開純債債券發起式(014714)。后者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只有2戶,也就是說,除了公司本身認購的1000萬份外,余下份額全部由一家機構認購。最終,該基金募集份額為40億份。
此前,今年2月8日成立的浦銀安盛泰和配置6個月持有也提前一個月結束發行,將募集截止日期從原來的2月28日提前至1月28日。
截至2月23日,當前正在發行的FOF產品共計有15只(A/C分列),分別包括匯添富添福睿享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嘉實悅康穩健養老一年持有、國壽安保養老目標日期2030三年持有、中銀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等。以上4只FOF均為春節后開始發售。
在FOF產品逆勢吸金背后,基金資產凈值也迭創新高。Wind統計表明,截至今年2月23日,公募FOF基金數量和資產凈值分別增加至256只和2339.51億元,較去年年末分別新增16只和125.24億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FOF份額逼近二千億
新經濟e線注意到,從基金份額來看,繼2021年4月整體首次突破千億份大關之后,當前FOF基金份額已逼近二千億份,達1985億份。截至今年2月23日,在不到10個月時間里,FOF基金整體新增份額約934億份。
FOF基金市場規模
來源:Wind
此前,FOF自2017年開始成立,初期規模極小,2019年規模和數量開始井噴式發展,至今仍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特別是2021年在權益市場分化、固收資產波動的市場環境下,定位絕對收益方向的偏債型FOF收益中樞為4.9%,體現了較好的配置效果,規模加速增長。
截至2021年4季度,公募FOF產品共有240只,管理規模為2222.41億元。細分FOF類型來看,存量規模最大的是普通型FOF,其次是目標風險型和目標日期型。其中,普通型FOF產品85只,合計規模1081.26億元;目標日期型FOF產品66只,合計規模171.60億元;目標風險型FOF產品89只,合計規模969.55億元。
分季度來看,去年第四季觸及全年峰值,相比三季度新增45只,規模激增337.79億元。當季多達29家基金公司發行FOF產品。以興證全球基金公司旗下興證全球積極配置FOF發行規模最大,為40.22億元;其次是易方達優勢領航六個月持有A和交銀智選星光FOF,發行規模分別為32.08億元和29.04億元。
當季,普通型FOF產品增加至85只,合計規模1081.26億元;相比去年第三季度新增28只,規模增長265.33億元。目標日期型FOF產品66只,合計規模169.08億元;相比去年第三季度新增4只,規模增長2.52億元。目標風險型FOF產品89只,合計規模899.61億元;相比去年第三季度新增13只,規模增長69.94億元。
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4季度,剔除目標日期型FOF,公募FOF的投資類型以偏債混合型為主,規模為1320.15億元,占比達59.40%。其中,目標風險型FOF的投資類型主要為偏債混合型,偏債混合型目標風險FOF規模為882.83億元,占目標風險FOF總規模的91.06%。普通型FOF中,以偏股混合型和偏債混合型為主,數量分別為42只和33只,規模分別為524.66、437.33億元,占普通型FOF規模之比分別為48.52%、40.45%。目標日期型FOF整體規模小于普通型和目標風險型,合計規模約171.60億元。
截至今年2月23日,共計有65家基金公司布局了FOF產品。從管理人規模來看,目前累計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基金公司合計有9家,分別包括交銀施羅德基金、興證全球基金、民生加銀基金、匯添富基金管、浦銀安盛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較去年四季度末新增2家。其中,廣發基金和華夏基金兩家基金公司為今年新晉上榜。上述9大基金公司旗下FOF管理規模合計1560.45億元,占比近七成,達66.7%。
機構爭相跑馬圈地
據新經濟e線了解,后資管時代,不止是公募基金公司,包括銀行理財、券商資管、信托公司在內的各大資管機構也紛紛推出FOF產品,爭相跑馬圈地。
在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的大背景下,FOF類理財產品成為重要的發力方向,其發行數量和規模呈增長趨勢。銀行理財全面凈值化轉型之下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將無法避免,疊加理財產品收益全面下行,投資者迫切需要波動較小、收益穩健的理財產品,而FOF類產品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近年來FOF類理財的發行數量及募集規模都大致呈現向好趨勢。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在發行數量方面,2019年下半年開始FOF類產品的發行數量有明顯的增加,其增長趨勢一直保持到2020年三季度,2020年第四季度有所下降到25款,此后又開始緩慢增加。FOF類理財產品募集規模同樣呈增長趨勢,FOF類產品募集規模占理財產品總募集規模的比例有明顯增加。
此外,在資管新規全面禁止通道類業務的情況下,券商資管、信托公司紛紛向主動管理轉型,FOF類產品成為承接過往通道業務資金的重要力量。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全面禁止通道業務,而以往券商資管和信托公司通道業務占據絕對主導力量,因此,向主動管理轉型勢在必行,FOF基金由于安全性與收益性并存,成為了承接過往通道業務資金的重要力量之一。根據用益研究的不完全統計,2021年已經有43家信托公司布局了FOF/TOF(基金中的信托)業務,新增成立規模超過1052億元。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規模龐大、品類豐富的公私募產品是FOF類產品迅速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規模龐大、品類豐富,使得FOF基金選擇子基金的范圍極大,成為其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現象顯著。而FOF基金由專業的管理人團隊進行基金等資產配置的選擇,投資者輕松省心,還能夠取得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平衡,因此其規模得以快速發展。
另據統計,今年2月,富國基金、華融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西藏東財基金、南方基金等六家基金公司均申報了FOF產品,其中,嘉實基金和南方基金各申報了2只。截至23日,今年來已申報獲證監會受理的FOF產品合計有20只。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我國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養老FOF基金規模超過1300億元,占全部公募FOF基金之比接近六成,成為推動FOF基金發展最重要的力量。由于養老資金對長期收益率和安全性要求較高,FOF基金能夠完美適配其需求,因此養老目標基金均為FOF基金,后續養老第三支柱的建設將不斷助推FOF基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