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鷹光伏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協鑫、天合、隆基、通威、晶科、晶澳、中環、阿特斯等企業均經受過嚴峻的考驗,關鍵的抉擇與周期的洗禮。今年是通威成立的第40年,天合成立的第25年,隆基股份成立的第22年,晶澳科技成立的第17年,晶科能源成立的第16年......而在“雙碳”的大背景下,這些龍頭又開始新一輪的競爭與合作。
2022年開年至今,各路巨頭依然動作頻頻;伴隨產業鏈持續波動,巨頭們均采取各種戰略措施及市場手段鞏固自身的競爭地位。當然,其市場布局與方法亦有不少趨同之處,比如:繼續夯實垂直一體化;繼續在相關環節投資擴廠;繼續和央國企等各路資本“合縱連橫”等等。
2022開年至今,晶科能源成功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天合光能近400人股權激勵首次解禁;通威股份拋出120億元可轉債方案,將其中85億元用于擴產;保利協鑫考慮境內上市并改名;隆基募資70億元擬用于18GW單晶電池項;晶澳科技擬投資34.55億,擴建硅片、電池、輔材產能及光伏電站等項目......巨頭們的布局將極大影響光伏產業未來的基本競爭格局。
本期內容,黑鷹光伏根據過往梳理分析的數據庫,多維度對比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環股份等光伏巨頭的市場與經營業績。以下呈現五大部分內容:
一.光伏組件出貨十年對決與排行
二.光伏巨頭垂直一體化布局
三.光伏巨頭2021三季報能力對比排行
四.光伏巨頭五年核心經營數據對比排行
五.光伏巨頭的“合縱連橫”
一.光伏組件出貨十年對決
2021年排在全球前10名的組件品牌的出貨總量接近150GW。在前十名企業中,中國企業占了8個席位,且前六名均是中國企業,他們依次是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阿特斯太陽能和東方日升。同時,在2021年,不少于24家公司的年出貨量超過了1GW水平;其中4家公司的出貨量遠遠超過了20GW——這是2021年可被列為重量級的新水平。
二.十巨頭垂直一體化布局
我們曾在過往的文章中指出,過去近兩年,供應鏈博弈下,包括晶科、隆基、中環、天合、阿特斯、東方日升、正泰等等光伏巨頭均砸下幾十億數百億,狂奔垂直一體化。有的“主動”,有的“被動”,但整體而言,一體化成為事實,并深刻影響未來競局。
三.十巨頭2021三季報能力對比
過去的一年,光伏諸多變數的疊加,對于企業經營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核心經營數據的梳理分析,能從一個特殊、且較為客觀的角度看出整個產業面臨的一些機遇和挑戰。以下是十大光伏巨頭2021三季報的整體能力表現以及20個核心經營數據的比對排名。
四.十巨頭五年核心經營數據對比
黑鷹光伏復盤了晶科能源、保利協鑫、阿特斯、隆基股份、特變電工、通威股份、中環股份、陽光電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十大光伏巨頭過往五年半的核心經營數據,數據維度包括營收、凈利、毛利率、研發投入、資金實力、總負債與負債率等十大維度。各大企業近年的發展態勢,從這些數據中可見端倪。
五.光伏巨頭的合縱連橫
光伏巨頭在戰略與合作方面的“合縱連橫”比比皆是,這也標志著光伏產業“新競合時代”的開始。光伏巨頭們的戰略合作對象有金融企業,地方政府、大型央企國企、科研院所;有強強聯手、有產業鏈互補、有跨界合作、有國資民資結合等等。類似的牽手協作也開始出現在“整縣推進”的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