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司研究室 吳語
2月25日,“掃地茅”石頭科技公布了2021年業績快報。2021年,石頭科技歸母凈利潤14.02億,同比增長2.40%,凈利潤連續兩個季度下滑。與業績快報一起公布的,還有一份減持公告,金米、丁迪、高榕、啟明等8名股東擬減持不超過10.75%的公司股份。
自2021年8月以來,石頭科技的股價已經腰斬,如今公司增長接近停滯,股東大幅減持,公司創始人昌敬跑去造車,石頭科技還有未來嗎?
01 運力緊張影響收入,海外市場表現或不及預期
“懶人經濟”風潮下,掃地機器人走進了千萬個家庭。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掃地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在11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1.7%,增速較前5年略有放緩。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1年上半年,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38.7%。對比來看,下半年掃地機器人行業增速顯著放緩。
根據石頭科技的業績快報,2021年公司實現收入58.37億元,同比增長28.84%;歸母凈利潤14.02億,同比增長2.40%。2021年前3季度,石頭科技收入38.27億,歸母凈利潤10.16億,由此可以推算,公司第四季度收入20.10億,同比增長29.59%,凈利潤約為3.86億,同比下降17.87%。
石頭科技在公告中解釋稱,“由于疫情等因素導致全球運力緊張,出現較多的集裝箱滯港、船舶跳港、運輸周期不暢等情況,對公司收入增速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公司下半年加大了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的投入,在國內市場推出高端口碑產品,并結合積極的市場營銷與宣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促使公司營業總收入持續增長。”
結合石頭科技的解釋和業績表現,可以將其總結為三點:一是全球運力緊張導致公司收入增速下滑;二是加大國內市場宣傳力度,國內市場表現良好;三是由于研發和宣傳開支增加,公司利潤下滑。
石頭科技下半年業績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境外市場的表現。
2018年以來,石頭科技加大海外市場發展力度,境外收入迅猛增長。2021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12.55億,同比增長124.14%,在總營收中占比53%,首次超過國內市場收入。此外,石頭科技境外市場的毛利率要比國內市場高,2020年公司境外毛利率約為58%,較境內高出12個百分點。
但2021年全球運力緊張、港口擁堵,這些因素不僅會對石頭科技境外訂單產生負面影響,也會導致公司境外市場毛利率下降,進而影響到凈利潤。
02 國內市場加大宣傳力度,連續兩季度利潤下滑
2019年以來,國內掃地機器人市場銷售額在擴大,但總銷量卻以5%—10%的慢增速維持在600萬臺左右,2021年掃地機器人市場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漲價。與海外市場相比,國內市場依靠各大購物平臺的推廣,在消費者教育這一步驟上沒有給足時間,導致近兩年銷量增長緩慢。
掃地機器人市場多品牌競爭,比如有科沃斯、石頭科技、云鯨等以此為主業的公司,也有小米、美的這樣跨界的公司,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國內市場競爭中,石頭科技并不占優勢。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0年線上渠道方面,前3的科沃斯、小米、石頭科技市占率分別為41%、16%、11%。線下渠道方面,科沃斯以80%的市占率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石頭科技市占率只有1%。無論是線上渠道還是線下渠道,科沃斯都遠遠領先于石頭科技。
原本海外市場是石頭科技新的增長點,但當海外市場受運力等因素限制時,石頭科技又將目標轉向了國內市場。石頭科技靠小米起家,前期利用小米的品牌和流量可以節省不少的營銷費用。但公司逐步“去小米化”后,就需要增大宣傳力度提高自身品牌影響力。
2021年3月,石頭科技聘請流量明星肖戰擔任品牌代言人,2021年9月推出新產品拖掃一體機G10。找肖戰作代言人,或許是為了擴大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但肖戰的聲譽是一把雙刃劍。2021年前3季度,石頭科技營銷費用5.13億,同比增長39.4%,其中第三季度營銷費用2.22億,同比增長68.34%,正如石頭科技在快報中所說,公司下半年加大了營銷投入。
石頭科技增加營銷開支的效果很“顯著”,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3.64億,同比下降17.08%,這是石頭科技上市后季度凈利潤首次下滑。根據業績快報,2021年第四季度,石頭科技凈利潤同比下降17.87%,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
03 原始股東大比例減持,創始人“不務正業”造車
海外市場受運力限制,國內市場競爭又很激烈,石頭科技面臨的壓力一點也不小。面對收入放緩、凈利潤下滑,或許更讓人擔憂的是公司管理層的態度。
2021年1月,石頭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昌敬也加入了“造車”大潮之中,由昌敬擔任法人的公司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2021年5月,“石頭科技造車”的相關消息引起熱議,石頭科技隨即表示造車是昌敬的個人行為,與上市公司無關。
在石頭科技沒成為行業領頭羊的時候,昌敬就跑去開拓自己的新事業,這會不會對石頭科技的管理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石頭科技發了一份不及預期的業績快報后,又發了一份減持公告。公告顯示,本次減持計劃涉及金米、丁迪、高榕、啟明以及公司高管萬云鵬、王璇、孫佳等8名股東,共減持不超過10.75%的公司股份。
天眼查顯示,金米投資背后的實控人為雷軍,石頭時代為石頭科技的員工持股平臺,萬云鵬、王璇、孫佳為公司的董監高。也就是說,對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有重要支持的雷軍、石頭科技公司高管、石頭科技員工們,都紛紛要減持。
其實,這并非首次減持,2021年2月,當石頭科技上市滿一年后,就遭遇了順為、金米、啟明等10名股東減持,減持了接近公司總股本11%的股份。其中,金米、石頭時代等股東均在股價高位成功套現。
假如金米、石頭時代等股東按當前的價位減持,明顯要比上一次減持的價位低。即便如此,還要減持,或許是因為市場給公司的估值還是太高了。
股價腰斬后的石頭科技,當前市盈率仍然接近30倍。市場上一直有一種觀點,掃地機器人公司應該按照家電企業進行估值,有行業人士指出,“不管是掃地機還是洗地機,本身科技含量并沒有太高,企業進入并不難。傳統家電企業如美的、海爾,對清潔電器早有布局,殺個回馬槍不是不可能。”
目前,美的集團、海爾智家的動態市盈率均不足20倍,與它們相比,或許石頭科技近30倍的估值還是太高了。當然,股價的一時漲跌不能代表公司的質地好壞,怕的是公司大股東和領導者沒有信心,或者心不在主業上。昌敬造車對石頭科技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恐怕一時難以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