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
2022年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開幕。在開幕會上,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引發在滬政協委員熱烈反響。
呂紅兵委員表示,工作報告非常棒,是一份政治宣言,也是一份理論宣告,又是一份實踐宣示。報告中尤其令其受到震撼的是“為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努力奮斗”的內容。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首先是人民政協的職責使命所在。人民政協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象征。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又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歷史責任所系。人民政協因團結而生,依團結而存,靠團結而興,特別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之際,更需要在人民群眾大聯合、中華兒女大團結中履行職責、發揮作用。
“團結要有圓心,固守圓心才能萬眾一心。這個圓心,就是我們的黨。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我們每一名政協委員,都應該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在本職工作和委員履職過程中,以協商聚共識,以共識固團結,推進黨領導下的真正的、廣泛的、緊密的大團結。”呂紅兵說。
葛華勇委員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報告提出了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廣泛凝聚共識,要求委員強化使命擔當,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這是政協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責任和使命,我們一定要貫徹好,認真履行職責。”
張全委員說,過去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發展改革穩定任務,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在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交出了讓人民滿意的答倦。汪洋主席的政協常委報告用詳實的數據反映了全國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委員們努力做到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汪小帆委員表示,這次會議會期雖短,但對委員務實高效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狀態始終如一地做好履職工作,圍繞‘國之大者’和民生關切務實功、出實招,努力讓會議開出正能量、開出精氣神,簡約不簡單、精簡更精彩。”
張英委員表示,汪洋主席的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通篇體現了政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中央大政方針和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凝聚共識和建言資政雙向發力,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獨特優勢,是一份高舉旗幟、凝心聚力、團結奮進的報告。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將按照汪洋主席報告中提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把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作為最大政治任務,關注社會的難點、熱點問題,在數字經濟新賽道健康發展、應對老年人“數字鴻溝”、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等方面開展深度研究,努力提高建言質量和水平,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
胡可一委員說,從2008年起擔任民建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以來,至今已經是第三屆的最后一次全會了。“1996年,我曾經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獲獎代表第一次步入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科技大會,但是每次以政協委員的身份走進人民大會堂,總是覺得更加神圣,覺得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
胡可一委員表示,在擔任政協委員期間,“關注行業熱點、建真言獻實策”一直是其參與政協的參政議政工作所奉行準則。“我將緊密貼近我最熟悉的領域——船舶和海工行業,利用我最在行最擅長的專業知識、對業界技術動態感知、綠色能源轉型和數字化轉型的趨勢以及自身積累的專業經驗為行業發聲,建真言獻實策推動船海行業乃至裝備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周鋒委員說,去年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政協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為迎接今年的中共二十大,政協在進一步凝心聚力提高建言服務質量方面,緊扣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做了許多具體協商安排。報告號召強化使命擔當,為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努力奮斗,體現了政協的政治性質和獨特的政治作用,令人倍感振奮。
談劍鋒委員在談及工作報告時表示,汪洋主席的報告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注重凝聚各方力量、致力推進全局工作,聽后令人備受鼓舞、倍增信心。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國政協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召開黨史學習教育、赴革命舊址重溫黨史等活動,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充分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定性、全面性和一貫性。
同時,報告也已經為全國政協2022年工作提出了具體建議,方向明確,指導性強。報告中提到要就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專題協商。“十四五”時期的重大任務之一,就是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建設數字中國。
大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和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能夠有力推動經濟轉型發展,重塑國家競爭優勢,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數據安全問題也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大現實問題。“今年,我將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繼續聚焦于數字經濟、數據安全等領域,為我國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獻策。”談劍鋒表示。
莊振文委員說,報告充分肯定了不平凡的2021年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協商的獨特優勢,更好地發揮了專門協商機構的效能和委員們履職盡責的能力和熱情。“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們委員要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以高質量的履職迎接中國共產黨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蔣穎委員表示:“汪洋主席的報告給我極大觸動。2021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民主和團結給了我們無限的凝聚力,動力和戰勝一切困難的能力。我也一定會繼續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用專業能力建言議政,秉著專業報國的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履職盡責,在第二個百年征程上貢獻我的力量。”
章義和委員提出,當代中國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獨特的實踐創新,又遭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
他認為,汪洋主席的報告既理論深刻,又是政協工作寶貴的實踐指南。中國的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政協以協商凝聚共識,以共識鞏固團結。“團結應有圓心,固守圓心方能萬眾一心,中國共產黨就是中華兒女大團結的圓心,我們政協委員都是成為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重要力量,團結自己的界別群眾,人人重團結,人人求團結,人人促團結,讓更多的人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把更多力量有效匯聚到共襄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進程中。”
戴立益委員說,過去一年的政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新成就,實現了“十四五”良好新開局。汪洋主席的常委會工作報告不到40分鐘,言簡意賅,精簡而不失精彩。2021年工作總結,主線簡明,亮點紛呈;2022年工作布局,緊扣大局,高質量履職促高質量發展。
“尤其是第三部分,強化使命擔當,突出大團結主題。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既是重大歷史經驗,又是當今人民政協的時代責任。力量生于團結,使命呼喚團結,每位政協委員都是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重要力量。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心愿。以協商聚共識,以共識固團結,發揚民主和凝聚民心本是一個有機整體。”戴立益表示。
他強調,汪洋主席指出,同心同向的真誠協商,要克服“四個化”,即:杜絕方法手段簡單化,要因人而異,因時制宜;避免目標行為短期化,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防止評價標準片面化,既要介決問題,又要增進團結;克服工作舉措形式化,成為黨的政策宣傳員、思想政治引領者、界別群眾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