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周五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共補充修改92處,主要集中在穩經濟、促創新、惠民生三方面。其中一個重大修改是,在描述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時,增加了“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的表述。
分析師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增加這一表述,反映了監管層對目前國際局勢及其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的關切。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副主任陶金對界面新聞指出,歐美國家通脹屢創階段性新高,尤其是俄烏沖突之下供給中斷導致大宗商品長期價格中樞抬升,市場情緒加劇波動。
“不論在短期還是在長期,中國的輸入性通脹壓力都不小,尤其是在中國的工業和出口均處于產業鏈中下游的情況下。而且,相關資源的國外定價邏輯也使得國外通脹輸入壓力進一步加大,這必須加以重視。”他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8.8%,漲幅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雖然PPI同比漲幅連續4個月回落,但已連續10個月保持在8%以上的高位。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一司司長劉日紅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客觀上加大了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今年將從四個方面發力,保證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一是抓好農業生產。今年將繼續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保障化肥等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確保糧食繼續豐收。
二是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增強國內能源資源生產保障能力,強化進出口調節,從供需兩方面入手保障供給。
三是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加強對重點商品價格走勢監測分析研判,及時做好儲備投放,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四是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執行好價格補貼聯動機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啟動、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此外,向東介紹稱,穩經濟方面的修改內容還涉及到財政、貨幣、就業政策以及保供穩價、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
例如,在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有效支持方面,將“推進涉企信用信息共享”修改為“推進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在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方面,補充了“加強靈活就業服務”“大力營造公平就業環境”“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等表述;在確保糧食能源安全方面,補充了“繼續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穩價工作”“打擊哄抬物價等行為”等內容。
在促創新方面,向東表示,修改內容涉及到支持基礎研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支持制造業發展等內容。
例如,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面,補充了“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深化科技評價激勵制度改革”等;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方面,補充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制造業、數字經濟發展方面,補充了“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提高應用能力”等。
在就業政策方面,修改后的《政府工作報告》除了提到了年齡、性別歧視外,還提到學歷歧視。
劉日紅指出,2007年頒布的就業促進法,第三章講的就是公平就業。其中明確規定,各級政府要創造公平就業環境,消除就業歧視;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他表示,下一步,要不斷完善勞動者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就業機制,堅決防止和糾正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視行為,大力營造公平就業環境,讓廣大勞動者有更多更公平的就業機會,促進就業量的持續擴大和質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