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觀察
近日,有傳聞稱,歐萊雅或計劃讓旗下天然護膚品牌勃朗圣泉在中國退市。
化妝品觀察第一時間跟歐萊雅中國進行求證,對方表示“暫不回應”。不過某家勃朗圣泉專賣店客服透露,該傳聞屬實,并表示會在2024年正式退出中國。目前,該店內相關產品正在打折銷售。
據公開報道,勃朗圣泉于2016年被歐萊雅收購,2019年8月才正式進駐中國市場。如今,距離其登陸中國時間尚不足3年,真的要低調“離場”了?
傳聞“要退出中國”,部分店鋪打折清倉
據目前可查到的消息來看,最早這一“傳聞”出現在小紅書平臺上。
一博主幾日前發文稱,勃朗圣泉“即將要退出中國市場了”,并在評論區回應是“內部消息”。化妝品觀察聯系上該博主后,其表示,“具體退出時間還不清楚,估計要等國內庫存清理差不多了才會宣布”。
該博主還在發文中表示,“清倉可能陸陸續續都會放出來”,呼吁大家自行找信任的店鋪進行購買,“價格真的白菜”。
化妝品觀察搜索發現,目前天貓上的勃朗圣泉官方旗艦店、勃朗圣泉京東自營店、拼多多勃朗圣泉旗艦店等仍在正常營業中。關于“退出”傳聞,上述三家客服均表示“暫未收到通知”。
不過在該品牌京東自營店內,勃朗圣泉噴霧、小繃帶修護霜、修護面膜等13款產品出現了“無貨”的情況,其店內客服透露,具體補貨或到貨時間無法確定。
在淘寶平臺,一家名為“勃朗圣泉品牌店”的店鋪,產品全面打折,基本以“買1送2”“買1送4”的價格進行出售,比如官方售價188/瓶的勃朗圣泉大白噴霧,該店內售價僅為99元3瓶,折扣近2折。
該店客服告訴化妝品觀察,“勃朗圣泉退出中國”的傳聞屬實,截至時間為2024年。不過目前店內的情況“只是打折,不是清倉”。
針對此事,化妝品觀察聯系對歐萊雅中國進行了求證,對方表示“不回復”。另一歐萊雅中國線下渠道工作人員則表示,還沒有收到相關消息。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勃朗圣泉在社交平臺上的官方渠道早在去年開始陸續停更。比如,其官方微博自2021年11月10日發布了雙11宣傳信息后,再無更新;品牌官方公眾號最后一篇推文也停留在去年9月2日;官方小紅書賬號、抖音賬號也均在去年6月之后暫停了發布。
入華不足3年,最火單品月銷僅500
公開報道顯示,Saint-Gervais Mont Blanc(勃朗圣泉)正式誕生于2012年,原是法國勃朗圣泉水愈山莊旗下的一個沙龍品牌,以勃朗圣泉泉水為核心成分,主打皮膚修護功效。
2016年7月,歐萊雅集團收購該品牌。彼時,整個天然美容和個人護理市場規模達到3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74億元),同比增速超10%。業內普遍認為,這一市場背景,正是歐萊雅買下勃朗圣泉的原因之一。
根據美妝媒體Premium Beauty News報道,2015年,勃朗圣泉年營業額為3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084萬元)。也因此,勃朗圣泉被稱為是歐萊雅收購的最小品牌之一,但歐萊雅對其寄予厚望。時任歐萊雅全球CEO安鞏承諾,要將勃朗圣泉變成“面向全球消費者”的水療品牌。
2019年8月,勃朗圣泉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成為歐萊雅旗下品牌中,除本土市場之外第一個直接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歐萊雅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在品牌上市發布會上表示,這也是他本人上任后“上市的第一個品牌”。
當時,為了盡快打開中國市場,勃朗圣泉開啟了一系列營銷手段,比如,在中國建立以燒傷關愛為核心的慈善項目,簽約俞灝明為勃朗圣泉中國區品牌代言人、勃朗圣泉燒傷關愛基金慈善大使等。
不過,從勃朗圣泉近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其發展似乎并不如集團預期。
從財報上看,被收購后,勃朗圣泉被納入了歐萊雅集團的大眾化妝品部門。但化妝品觀察梳理財報信息發現,自2016年被收購后至今的6年間,歐萊雅大眾化妝品業務發展幾經起伏,卻始終未提及勃朗圣泉的單品牌業績情況。
據上述提及的歐萊雅線下渠道工作人員表示,勃朗圣泉的渠道“重心是線上,線下不做”。但化妝品觀察發現,目前勃朗圣泉天貓旗艦店店內共上架了11款產品,其中勃朗圣泉大白噴霧單品銷量位列第一,月銷也僅有500+。
目前,小紅書平臺上,有關“勃朗圣泉”的筆記有4600篇,有不少消費者表示“好用”“便宜大碗”,但也有人吐槽其噴霧設計像是“噴柱”。
針對其渠道布局,有用戶直言,其產品主要在淘寶“U先試用”專區進行銷售,長期低價賣小樣,讓人誤會是“山寨品牌”。也有人對該品牌表示遺憾,“雖然在國外很火,但在國內一直做不起來”。
兩年“撤退”3個,歐萊雅在下一盤什么棋?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歐萊雅旗下專業男士理容品牌HOUSE 99(浩仕九九)宣布關閉線上旗艦店,退出全球市場。
在更早之前的2020年5月,歐萊雅集團旗下個護香氛品牌香邂格蕾(Roger&Gallet)在618預售第一天宣布將關閉品牌天貓旗艦店,也被視為是離開中國市場的信號。
如若像傳聞中所說,勃朗圣泉將在2024年正式退出中國的話,這已經是歐萊雅近年來主動“撤退”的第三個品牌了。
中國市場對于歐萊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3月,歐萊雅集團在全新地域架構調整中,將中國上海升級成為北亞區總部,計劃以“中國力量”推動北亞區、乃至集團的不斷進化。然而,在品牌布局上,歐萊雅卻為何頻頻“撤退”?
“這或許與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規劃有著密切關系,即加碼重點品牌,削減弱勢品牌。”有行業人士如是分析。
比如,去年HOUSE 99在全球停運之后,歐萊雅中國方面就表示,在男士護膚領域,將集中發力巴黎歐萊雅男士和碧歐泉男士兩大品牌。
而定位于功效護膚的勃朗圣泉,自收購之日起,其產品定位就與“師出同門”的理膚泉、薇姿打不出差異性。小紅書上有人直言,“不明白歐萊雅已經有一個理膚泉了,為何還要收一個勃朗圣泉”。此外,在國內功效護膚市場“廝殺”的當下,3年沒有在中國市場翻出水花的勃朗圣泉,也面臨被“圍剿”的風險。
歐萊雅最新發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去年活性健康化妝品實現了30.3%的高增長。其中,理膚泉的增長率超過100%,薇姿和修麗可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今年伊始,歐萊雅集團在天貓國際連開4店,包括理膚泉、薇姿在內的4個品牌一同入駐開設官方“海外旗艦店”,這也佐證了歐萊雅加碼重點品牌的決心。
無獨有偶,另一巨頭資生堂近年也有相似做法。2021年,其連續拋售吾諾(UNO)、珊珂(SENKA)等十大個護品牌;今年以來,資生堂再次宣布出售Za姬芮、泊美,還剝離了“SHISEIDO PROFESSIONAL”等美發沙龍專業線業務。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放棄平價業務后,有利于資生堂集中資源、精力挖掘和塑造其高端品牌的價值,也能相應地提高營收利潤”。
而據最新消息,資生堂擬在今年春天推出全新品牌Udé,與旗下醉象、BAUM 兩大品牌共同發力純凈美妝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