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
2022年3月15日,上海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會上,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表示,這輪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是由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該變異株與之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株相比,具有傳播力更強,傳播速度非常快,而且無癥狀感染者比例更高,傳播隱匿,早期發現更難等特點。
她指出,本輪疫情疫情傳播范圍廣(基本涉及全市各區,涵蓋學校、社區活動中心、商場超市、公共浴室、歌舞廳等多種公共場所)、涉及對象多,報告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數量超過前幾次本市的的本地疫情,疫情出現多鏈、多點社區傳播的情況,呈現局部區域高發的特征,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上海如何應對?
吳凡表示,為適應當前上海市疫情形勢,上海防控工作堅持社會面動態清零的總目標,突出“減少流動+擴大篩查”防控工作原則,拔點清面,快速推進。
具體來說,一方面,上海根據發現的病例及其傳播鏈的流行病學調查,針對其相關人員和場所/區域開展排查管控,盡早將明確的疫情風險管控起來。同時,上海針對可能存在疫情潛在傳播風險的重點區域,如病例眾多、活動頻繁,傳播鏈復雜,擴散風險高等區域,啟動全域核酸篩查。第三,上海以重點行業、系統為重點,開展一輪全覆蓋核酸篩查。
另一方面,從面上防范角度,上海通過中小學校線上教育、大學院校相對封閉運行、鼓勵和倡導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居家辦公、非必要不離滬等措施。所有這些措施都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減少人員流動,減少聚集性活動等,讓人員流動降下來或慢下來,綜合提高整體控制疫情的效果,從而盡快實現社會面的動態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