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PLP 牧舟
“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寥無幾?!?nbsp;資本市場變幻莫測,基金“冠軍魔咒”瘋狂流傳:當年表現數一數二的基金第二年的表現往往讓人大跌眼鏡。
2021年底風光無限的基金“優等生”,如今的情況到底如何?
“冠軍魔咒”發威,當年的好基金開局不利
不少基金在2021年收益實現了翻倍,包攬基金全年收益前兩名的為前海開源崔宸龍管理的兩只基金,為前海開源新經濟混合A和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盡管相比11月時存在回撤,但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這兩只基金分別以119.42%、109.36%的收益率拿下榜單前2名。
值得一提的是,崔宸龍任職基金經理的時長只有1年多,算是不折不扣的“新面孔”。資料顯示,崔宸龍曾任深圳市前海安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2017年8月加盟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權益投資本部研究員,現任權益投資本部基金經理。
排名第三的是由陳金偉管理的寶盈優勢產業混合A,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基金2021年收益也超100%。
2021年10月,曾以翻倍收益拿下當月冠亞軍的金鷹民族新興混合基金和信誠新興產業混合A基金,當年第四季度出現巨幅回撤,分別以79.41%、76.70%收益率排名第11和12位。
金鷹民族新興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是韓廣哲。資料顯示,韓廣哲曾在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任博士后研究員,并曾就職于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擔任組合經理職務,負責A股市場投資策略研究工作,歷任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信達證券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業務總監等職務。2011年3月,韓廣哲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6月加入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信誠新興產業混合A則由王睿、孫浩中共同管理。王睿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期間于上海甫瀚咨詢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咨詢師,負責財務戰略咨詢工作;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期間于美國國際集團(AIG)投資部擔任研究員;2009年10月加入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擔任專戶投資經理,現任研究副總監。孫浩中曾任職于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擔任LME交易員;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研究員;于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研究員;2013年4月加入中信保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
業績排名冠亞軍的基金,2022年的表現是否會讓人大跌眼鏡呢?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2022年2月25日,前海開源新經濟混合A表現一般,今年內處于虧損狀態,虧損幅度為8.21%,低于同類平均的-6.63%和滬深300的-7.43%,在同類排名中不上不下。
而崔宸龍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截至2022年2月25日,該基金今年內虧損幅度更大,虧損幅度為14.21%,在同類排名中處于末尾。
從目前的情況看,2021年收益前兩名的兩只基金表現不佳,未能擺脫“冠軍魔咒”,而未來能否走出低迷還有待觀察。
虧慘基金能否逆襲
公募基金2021年業績倒數TOP10中,跌幅超過30%的有7只,4只虧損超過40%,其中更不乏有一些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
排名墊底的是鵬華基金旗下的兩只債券基金,一只為鵬華全球中短債,另一只為鵬華全球高收益債。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述兩只基金在2021年內分別虧損了48.97%、47.91%。
在投資者的印象中,債基一直是很穩定的投資理財工具,為什么鵬華基金旗下這兩只基金會虧損這么多?
公開資料顯示,這兩只基金投向了高收益、高風險房地產美元債。所謂高收益債,實際是信用等級低于投資級別的債券。
以鵬華全球中短債為例,該基金主要投資中短期債券,“通過買入信用風險可承擔、期限與收益率相對合理的信用債券產品,獲取票息收益”。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鵬華全球中短債基金的債券占比達到82.84%,股票投資占比近3.38%。
2022年已經過了兩個月,現在這些基金的表現如何呢?是否已回本?還是繼續虧損?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24日,鵬華全球中短債基金今年內收益仍處虧損狀態,跌幅為9.49%,單位凈值也是直線下降,雖然擺脫了墊底,但仍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靠后。
再來看鵬華全球高收益債基金,截至2022年2月24日,該基金年內收益為-11.23%,在同類排名中墊底。
值得一提的是,鵬華全球中短債和鵬華全球高收益債均由尤柏年管理,尤柏年曾在澳大利亞BConnect咨詢公司APEX團隊從事投資、金融工程研究等工作。2007年6月加入華寶興業基金任金融工程部高級數量分析師,2008年7月任海外投資部高級分析師,2014年7月加盟鵬華基金,任職于國際業務部。
另外,截至2022年2月24日,交銀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和易方達中證海外50ETF聯接人民幣A今年內收益率分別為-7.07%、-9.06%。
不難看出,在上一年表現不佳的基金在短時間內仍難有較好的收益,未來是否會成功逆襲?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