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龐宇
本周一大波權重股將披露2021年年報。根據計劃,250家公司計劃于本周披露2021年年報,149家公司已提前披露了業績預告,其中預增公司99家,扭虧7家,預減21家,預虧22家。
將披露年報的千億市值公司多達17家,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醫藥生物、建筑材料等板塊。包括興業銀行(601166.SH)、交通銀行(601328.SH)、藥明康德(603259.SH)、復星醫藥(600196.SH)、海螺水泥(600585.SH)、天山股份(000877.SZ)、海天味業(603288.SH)、工業富聯(601138.SH)等。
從已披露業績預告或快報的千億市值公司情況來看,“大象”們表現較為分化。多數公司2021年業績實現增長,增長幅度在5%-75%區間;也有少數企業去年業績下滑,甚至出現首虧。

國內CRO龍頭藥明康德去年收入和凈利潤表現均超過預測值上沿,2021年盈利50.97億元,同比增加72.19%。在公司眾多板塊中,化學業務收入增幅最大,該板塊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業務和工藝研發和生產業務,去年實現收入140.87億元,同比增加43.24%;而受政策、資金等多因素作用,國內新藥研發服務業務增速遜于整體表現,去年該業務收入12.51億元,同比增加17.47%。
值得注意的是,藥明康德非經常性損益的不穩定性開始顯現。去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規模最大的非流動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以及投資收益為16.43億元,較2020年減少3.49億元。其中,非流動金融資產對應藥明康德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及其他非上市標的權益,受市場波動影響。
中國神華(601088.SH)業績上漲占據了煤炭、航運行業量價齊漲兩大利好因素。煤炭業務占公司2021年上半年收入比重約75%。去年煤炭市場整體供應偏緊,煤炭價格高位震蕩運行,推動公司業績上漲,2021年實現凈利潤約503億元,同比增長約28%。去年公司扣非凈利潤約500億元。
工業互聯網龍頭工業富聯去年業績創新高。2021年實現盈利200.10億元,同比增加14.80%。這是公司凈利潤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也是近6年增速首次突破20%。業績增幅較大一方面受到前期基數較低影響,另一方面,公司在產品、技術以及全球市占率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銀行板塊依然“日進斗金”,且凈利潤增長平穩。交通銀行尚未披露業績預告或快報。興業銀行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實現凈利潤826.8億元,同比增長24.1%;光大銀行(601818.SH)去年實現凈利潤434.07億元,同比增長14.73%;中信銀行(601998.SH)去年實現凈利潤556.41億元,同比增長13.6%。
也有部分“大象”們業績滯漲。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因素影響,招商蛇口(001979.SZ)去年實現凈利潤103.72億元,同比下降15.35%,較2020年凈利潤下滑23.58%;糧油巨頭金龍魚(300999.SZ)去年賺逾40億,凈利潤同比下滑三成,業績下滑主要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影響;天山股份(000877.SZ)去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蛇吞象”式并購使得公司資產規模大幅增加,但其盈利能力并未明顯提升,去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重組后追溯調整數相比預計變動幅度為-7.61%~6.25%。
火電龍頭華能國際(600011.SH)去年出現首度虧損,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為虧損98億元至117億元。受燃煤采購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影響,A股電力板塊大面積受挫,在該板塊已披露的48份業績預告中,有28家公司預計虧損,其中24家均為首虧。
剔除扭虧公司,本周將披露年報的公司中預計凈利潤增長翻倍的公司有24家。多氟多(002407.SZ)、濟民醫療(603222.SH)、力生制藥(002393.SZ)3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長超過10倍。從板塊來看,化工、電子、醫藥生物板塊增長領先,分別有6家、5家、4家公司出現在榜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