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子怡
4月1日,超十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房企停牌。停牌原因均是未能在3月31日或之前披露2021年的經審核的年度報告。
據不完全統計,停牌房企包括中國恒大(03333.HK)、融創中國(01918.HK)、世茂集團(00813.HK)、中國奧園(03883.HK)、花樣年控股(01777.HK)、彩生活(01778.HK)、佳兆業集團(01638.HK)、當代置業(01107.HK)、陽光100中國(02608.HK)等。
因同樣原因停牌的還有恒大物業(06666.HK)、奧園健康(03662.HK)、榮萬家(02146.HK)等物業公司。
上述停牌房企都面臨著流行性危機,仍在處理債務問題,經營情況甚至面臨不確定性。
在此之前,融創曾在公告中表示,考慮到尚未完成的部分財務報表編制工作的工作量及所需時間;因國際評級機構下調公司評級,引起有關境外貸款的問題,正與相關債權人溝通解決方案;境內公開債展期等事項,對財務報表影響的不確定性。
“恒大系”三家在港上市的公司中國恒大、恒大汽車和恒大物業表示,由于自2021年下半年起本公司關聯方中國恒大集團的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核數師于本年度增加了大量額外的審計程序,再加上新冠疫情的相關影響,根據本公司目前掌握的資料,公司無法按期完成審計程序。待審計程序完成后,公司將在切實可行情況下盡快發布經公司核數師協議同意的經審核年度業績。
花樣年控股與新力控股也是坦言受債務違約事件影響,集團財務人員流失帶來審計的實際困難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發行人必須在2022年3月31日前發布2021年全年業績的初步公告,若有發行人未能按照《上市規則》規定如期發表定期的財務資料,交易所一般會要求該發行人的證券停牌,直至發行人按照《上市規則》規定發表了公告公布所規定的財務資料為止。而如果股票停牌,則有可能觸發可轉換債券加速償還,從而加劇企業的流動性壓力。
穆迪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認為,推遲公布財報對這些開發商來說是不利的,因為這可能引發人們對這些公司薄弱的公司治理、財務管理和規劃、以及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