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極新
之所以稱其為“中部”公司,是因為他們往往市值介于創投市場與巨頭之間,沒有誰將這些公司貼上“巨頭”標簽,然而也沒有誰敢于忽視他們的存在。
在國內,巨頭通常指的是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公司,而在美國資本市場,這些公司則是Alphabet、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和沃爾瑪。
和國內外同步的是,在醫療行業,巨頭雖然已經涉足醫療行業,但實際上,他們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技術、物流、消費者體驗以及現金儲備之上。
然而,隨著2021年,國內外互聯網巨頭頻頻遭到“審查”,讓一度高歌猛進的巨頭醫療夢稍顯遜色。但另一方面,100億-3500億美元區間內,醫療公司的扎堆崛起讓人不禁側目。
現如今,它們還不至于像巨頭那樣受到審查,與此同時,在這些公司中,也有活的特別滋潤的。想必,它們的存在,會為未來的醫療市場增添相當多的變數。
01 大與小之爭
現如今,行業內任何大型企業的醫療大健康舉措都會受到關注。像這樣的大中型企業擁有足夠的觸角、財力和能力,能夠大規模地追求巨大的醫療機會。
通常,在資本市場,中等規模公司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巨大旋風,人們更加相信這樣的公司未來的成長性。
而中等偏小的企業通常不受關注。市值在1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之間的公司,如Garmin和Airbnb,雖然同樣可以依靠醫療概念展開想象(如消費數據、強大的消費者基礎),但從資本市場的反饋來說,這樣的影響往往來的很有限。所以,這些公司只能在醫療大健康領域中尋找較小的機會與較大的參與者相比)。
總的來說,目前,資本市場中有幾十個中型企業都在縱橫捭闔,它們也在未來想象空間中給人以極大的說服力。也就是說,這些中間的企業擁有著巨大的潛在變革驅動力。
對于巨頭來說,進入一個新市場是值得的,但同時它們需要做一些較大的事情來匹配自己的自身地位,而對于中型公司來說,沒有必要在特別大的市場中角逐,而較小的市場對于它們來說也同樣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另外,由于中型公司的數量比大公司多得多,所以這樣一來他們往往能在更多領域內下更多賭注來刺激生態系統的產生。
除此之外,中型公司和大企業一樣,也有一批相當大的忠誠客戶群,但由于其用戶更加垂直,使得它們在產品管理和用戶管理上不至于出現混亂。
雖然中型公司仍然缺少物流、數據分析、定位數據以及消費者體驗的支撐,但就像當初科技巨頭起家之時一樣,它們往往擁有巨大的創新DNA,以及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這都將有利于其在未來成為改變醫療現狀的強大挑戰者。
02 中型公司與巨頭的合縱連橫
在美國,諸如Dollar General這樣的公司,最近通過暗示未來將進入醫療保健領域而激起了人們的興趣。
而實際上,Dollar General的案例并不在少數。
它們看到的機會是,首先,中型企業可以將現有的消費者轉化為諸如護理類或者其他垂類產品消費者的機會。絲芙蘭可以通過在其虛擬藝術家應用程序中嵌入診斷成像技術來提供皮膚癌篩查。
這就是Kroger之所以達成與Higi合作后,在前者超市都可以提供醫療檢查機會的戰略。另一方面,Activision Blizzard可以通過與Akili Interactive合作,在兒童玩電子游戲時被動監測他們的行為健康狀況。
而同樣的,中型公司可以借此建立渠道將產品銷售出去,用這種方法的一個最新例子是Bose最近推出的一種FDA認可的助聽器。
而在巨頭公司方面,迪士尼可以利用其現有的AR/VR功能和為兒童創造體驗的深厚專業知識,構建一個虛擬現實兒科焦慮管理解決方案。Paypal可以創建一個HSA產品,以方便消費者管理他們的醫療支出。
另外,對于中型公司來說,也可以通過健康產品和健康跟蹤來增強用戶對消費品的體驗。
現如今,中型公司已經在整合注入可穿戴設備、實驗室測試數據和患者輸入的健康和健康數據,以增強當前的消費者體驗并創造新體驗。2006年,Nike與蘋果合作推出了Nike+iPod運動套件,成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耐克在雖然2014年停止先前的健康追蹤服務,但它繼續通過其Training Club應用程序提供數字健身服務,包括訓練、營養提示和健康指導等等。
03 對未來的假設
醫療的大范圍擴張,已經逐漸展露端倪。以前人們的一些想象正在變成現實——諸如:
TikTok可以像Keep一樣提供健身舞蹈視頻;
Hello Fresh可以為像小紅書一樣健康提供見解,并推薦其他食品;
優步建議用戶在距離目的地10分鐘的地方停車,用戶可以贏得優步獎勵;
福特可以通過在方向盤上嵌入傳感器來監測心率等生物特征,并為有道路暴怒風險的駕駛員播放舒緩的音樂;
等等。
就這樣,中大公司融合之勢似乎勢不可擋。平臺可以可以利用它們已經收集的數據,提供量身定制的消費者見解。而未來數據個性化的重頭戲可能還包括很多方面。
最后,我們也看到,目前在醫療大健康領域內,零售、健身和以及技術融合大趨勢下仍然面臨一些挑戰,其主要障礙包括:
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生態系統正在極速變化,由于商業的快速演變,以至于企業和公司將難以區分誰將是未來的競爭者;
未來,監管復雜性加大,這對于未來中大型公司在面對監管時,充滿不確定性;另外,未來將非??简炍磥碇行推髽I的戰略眼光和前瞻性預判,因為這可能是非常多元素夾雜的復雜市場;
同時,消費者的健康數據可能會非常碎片化,而企業本身要保持相當的活力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某些情況下,為了對沖這種風險,我們預計,在未來中型公司與巨頭之間的合作將必不可少,甚至這在創業初期就將被提上日程。
但言而總之,未來將屬于那些擁有強大創新和產品開發團隊的玩家,他們能夠最終破解以上難題,并將醫療大健康的商業化進行到底。
就個人而言,我很期待這個未來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