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獨角獸 阿Po
2022年Q1,市場整體大劇缺位,直到3月中旬“90花”的“頂流二花”楊紫與迪麗熱巴憑借《余生,請多指教》和《馭鮫記之與君初相識》大有正面Battle的局勢,場子似乎開始被炒熱起來。只不過兩劇主演加起來雙生雙旦的四人基礎數據有些底子,在播放量上保住了一些“面子”,可討論度與正向口碑尚且遠不及預期。
“頂流二花”疲軟之際,“95花”的上位者趙露思就將搭檔初代流量小生楊洋攜S+級IP古偶劇《且試天下》于4月中登場。這一次趙露思不再以闖出名堂的“甜妹”形象示人,“轉行”做率性狂放的江湖女俠,是否能為人所接受?或成影響該劇口碑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此起彼落的接檔空暇,仍有其他言情劇“填檔”,只不過制作陣容不夠大,就會成為一言以蔽之的“小甜劇”。4月1日愚人節開播兩部小甜劇《玉面桃花總相逢》與《原來是老師啊》,張含韻和張佳寧兩大“85花”擔綱,30+歲在“小甜劇”里做“大齡甜妹”,和23歲甜妹轉行穩重女俠的趙露思宛如走向兩個極端。
從“85花”“90花”的“纏斗”,到“95花”甚至“00花”的加入戰局,女演員江湖風浪從未平息,但在她們角色一次又一次的“錯位→復位→錯位”循環中,有多少是主動選擇,又有多少是被市場和輿論被動推向了“浪尖”?
在“姐系”與“甜妹”之間反復橫跳,輕熟齡女演員有中年焦慮嗎?
眾所周知,張佳寧的《原來是老師啊》是“蹭”著《一閃一閃亮星星》的熱度趕緊播出的,32歲穿著校服憑借青春校園言情劇“小火”一把屬實也不是新奇事,只不過用現實打了一些看見女演員30歲就要問候對方是否工作生活都有新規劃、愛替她人搞“30歲儀式感”的媒體人的臉。
當然,在這兩部小甜劇之前,張佳寧也在30歲之后嘗試過一些“姐系”角色,比如女性群像劇《他其實沒有那么愛你》里面一心想要培養男團小偶像們的經紀人丁丁,還有懸疑刑偵劇《燃燒》中地方企業的集團總經理“女霸總”許佳桐。
而另一位“大齡甜妹”張含韻在《玉面桃花總相逢》里飾演一名殺豬的小娘子胡嬌,雖然是走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悍妻路線,但實際上還是嬌憨少女,定檔當日就開刷#張含韻古裝好有少女感#的微博詞條,“少女”氛圍一定要先烘起來。
此前影視資源不佳的她并沒有享受到甜寵劇泛濫時代的紅利,在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里小小翻紅時已經被貼著“姐姐”的標簽,因為綜藝被導演陳正道相中拍攝去年黑馬劇《愛很美味》時,也是有過婚史的離異笨蛋美女。
《乘風破浪的姐姐》剛開播時,網友就曾對嘉賓的選擇標準有過質疑,畢竟其中年齡最小的金晨說起來也是“90花”,還是國產偶像劇中堅力量的標準群體,“姐”不“姐”真得兩說。但既然急著上節目,或許多少也有些未雨綢繆的“中年焦慮”。
90后姐系
女演員的“中年焦慮”最經典事件應屬2019年First影展上,海清、姚晨、梁靜、馬伊琍拉上宋佳在周冬雨身邊集體為“中女”無戲可拍叫冤,呼吁行業多給“中女”機會。不過,這一事件中的“中女”平均年齡在40+歲,1990年前后出生的這一波平均年齡30±歲的女演員至多叫做“輕熟齡女演員”,雖然“輕熟齡女演員”顯然已經被真正的“中女”傳染了“中年焦慮”。
遠的不說23歲趙露思想要跳脫可愛戲路或成喜劇小花界一大遺憾,靠近點的應該是25歲憑借《你好舊時光》中高中生耿耿一角成名的典型娃娃臉女演員譚松韻,也從《以家人之名》里的小妹李尖尖之后向“姐系”出發,待播劇《請叫我總監》里從秘書到總監的角色,以及《向風而行》里的飛行員角色,都像是在和自己的少女面告別。
可是從張佳寧張含韻在“姐系”與“甜妹”之間反復橫跳并未引起觀眾不適,也可以看出一部分30±歲女演員在“少女”角色上仍有余裕。《一閃一閃亮星星》的總制片人王風談及選角時也提到,他認為張佳寧本身自帶活潑可愛的天然“少女感”,且在過往作品中并未完全展現過,但與角色十分貼近,這一點在張佳寧出演《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驕縱爽直卻無城府的盛如蘭時可窺見一二。
張佳寧在外形上的“娃娃臉”實則早在2017年播出的《九州·海上牧云記》時已被認可,這部劇中所有的主要角色因為年齡成長,都會由兩撥不同的大小演員來完成,比如女主角蘇語凝,年少時由99年的李凱馨出演,長大后由94年的徐璐出演,唯有張佳寧一人包攬角色年少和成長后的兩種形態且毫無違和感。
某程度上,表象“娃娃臉”與內在“少女心”可以完美共存,也是演員本身的一種天賦。演員是一個相對其他職業來說,受客觀硬性年齡歧視較弱的職業,更多是從外形、心境或者演技幾方面觀察是否可以勝任角色。
少女感對于“30+歲”女演員來說并非羞恥之事,女性30歲一定要全身心踏入“中女”行列的刻板印象用在女演員身上更是大可不必。
“85花”與“90花”的跨越時代際遇選擇
不管是同檔Battle無果的楊紫迪麗熱巴,還是“大齡甜妹”張佳寧張含韻,“85花”與“90花”都有一些相比較毅然決然快速轉型的趙露思這樣的“95花”,不太一樣的“時代”經歷,用兩大標簽即可概括:“IP時代”與“臺轉網時代”。
都說“90花”是輕齡言情偶像劇的中堅力量,但放眼云合數據2021年度有效播放霸屏榜的劇集看來,“85花”與“90花”勢均力敵,而“90花”作品可躋身Top20者人數上相對集中。這就又牽扯坊間傳言“90花”躋身“頂流”者寡,是為何?
“85花”與“90花”中的大部分同屬于誕生在傳統影視時代的女演員,有不少起點于現實主義題材、家庭倫理劇、都市言情劇,而在唐人影視打開“古偶時代”局面時,當時已經相對成熟的“85花”率先拿下了這波資源,比如借由《仙劍奇俠傳3》《步步驚心》《宮鎖心玉》跳出的楊冪、劉詩詩和唐嫣(唐嫣雖為83年,但因路線相仿,常被歸為“85花”)。
而后從《古劍奇譚》、《花千骨》到《誅仙青云志》正式打開國產劇IP年代時,趙麗穎以后來者身份加入,同時“90花”的鄭爽與楊紫也加入IP古偶女演員大軍。
彼時的古偶大IP都還是奔著“上星”在一線衛視首播,各地衛視輪播,不僅俘獲了年輕人,也在家庭觀眾眼前刷個臉熟。即便“85花”的業務能力一直備受爭議至今,但不妨礙她們在“先來后到”的市場規律中占了優勢,一度造就今日“85花”在“90花”面前頗有“本宮一日不死,爾等終究是妃”的前輩占坑局面。
去年Q1三大爆款也被“85花”占盡,但從這兩年戰績上也可以看出“90花”格局相對穩定。除了三金影后周冬雨穩居“90花”金字塔尖,即便偶爾“下凡”出演一個看似并不適合的古偶《千古玦塵》,也不妨礙基數受眾堆積的亮眼播放量成績;隨后便是楊紫、迪麗熱巴兩大古偶IP上位的“頂流”,國民度、網絡熱議度、影視資源各方面都暫無第三人可匹敵,隨之而下的便是聽起來還沒有國民現象級大爆款作品、但每年都能貢獻優秀播放量作品的李沁與譚松韻。
當2015年互聯網影視逐漸成形,2017年網劇精品化趨勢建立,影視行業“由臺轉網”,到2019年開始電視臺勢弱,就又是在“IP時代”后需要她們去適應時代變化的“網劇時代”來臨。
張佳寧早期戲路,頗有其出圈之作《媳婦的美好時代》女主角海清的“國民媳婦”風格,《小姨多鶴》《鋼鐵年代》等一部分現實主義題材之外,更多的是成為《蟻族的奮斗》《裸婚之后》《功夫婆媳》等家庭倫理劇中的“受氣小媳婦”人選。李沁則出演諸多如《千金歸來》《璀璨人生》等臺灣導演炮制的國民級“狗血八點檔”都市劇,幾乎都是“落難千金”的角色。
張佳寧除了2017年上星失敗被迫網播的《九州·海上牧云記》之外,2018年的男頻IP改編劇《唐磚》才是她真正首度“觸網”之作,當已經是甜寵盛行的時代,譚松韻、梁潔、沈月等已經憑借前一年的大熱甜寵紛紛跑出,虜獲互聯網年輕觀眾,她卻在網劇時代依舊是大多數臺播劇定位的項目熱衷的選角對象。如果不是大膽出演分賬劇的《一閃一閃亮星星》,或者她會一直與網劇時代錯位下去。
李沁則在錯失《誅仙青云志》這一最佳時機后,轉而與頭部公司新麗簽訂一定部數影視合作,在《斗破蒼穹》《如懿傳》《慶余年》等男頻劇后宮劇走入古偶領域,再憑《狼殿下》《錦繡南歌》兩部原創古偶的亮眼播放量正式躋身頭部平臺A~S級項目女主角行業列。
“古偶IP”和“互聯網影視”這兩個時代的來臨,對“85花”“90花”來說,是際遇,也面臨選擇。除去前文提及的“趕上趟兒”的女演員們之外,誕生于傳統影視時代且出道超過10年,如今在新時代重新穩住身位的張佳寧和的李沁,應該就是在時代洪流中或遲疑、或另尋他法努力趕路的女演員們的縮影。
“80花”前車之鑒?事業拐點的輕熟齡女演員該如何選擇
女演員的事業,大多都是需要跟隨市場變動“隨波逐流”的,有了一種成功角色后,大量同類型便隨之而來。張鈞甯曾表示,雖然不缺遞本子的項目,但總是存在著“遞來的不中意,中意的找不來”這種選擇與被選擇的錯位。女演員或許可以做的選擇,范疇更窄。
張鈞甯和佟麗婭作為典型“80花”,前者尚可在《唐人街探案》此種類型片或《緝魂》等電影里繼續尋求破局之法,后者在因粉絲干擾錯失《三十而已》后接拍中年古偶《浣溪沙》令人唏噓。也有如蔣欣這樣靠家庭劇《小舍得》《我們的婚姻》以及主旋律和現實題材劇《功勛》《潛伏者》想要提前擠占“70花”主流市場的做法。
無法否認的是,“85花”“90花”都已經逐漸步入事業“拐點”,只是市場越來越多元化的劇集類型,尚且為她們留下了更多不斷試錯的余裕時間。
其實某種程度上女演員對角色和劇的選擇,也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成分,一個需要在幾個月時間里全身心貼近感受并出演的角色,如果不是當事人真的深思熟慮可以接受,過于勉強也是一種折磨,但凡有選擇余地,沒有人能百分百做到“任何角色都去嘗試”。
左:迪麗熱巴《公訴精英》路透;右:楊紫《長相思》路透
去年播著古偶劇《長歌行》的迪麗熱巴和播著現實題材劇《女心理師》的楊紫,如今已經“身份”對調,楊紫又扎入古偶《長相思》劇組,迪麗熱巴步入現實題材《公訴精英》劇組,自由切換,令人羨慕。
而在2022年,除了可以在“85花”中看見“大齡甜妹”,開年還能看見楊子姍白百何這樣扎入婚姻劇的“已婚一族”,更有吳倩王子文張嘉倪這樣“就算經歷過婚姻、歸來還是少女”的女演員。
不為自己設限,嘗試自己想嘗試的角色必然是最佳狀態;不規定路線,即使同年齡層同類型的女演員也能做到百花齊放,也是觀眾更應該期待的狀態。
事實上,輕熟齡女演員除了等待被選擇和在有限范圍內盡量選擇的選項之外,還有一種更加主動的選項,就是像《三生三世枕上書》的版權人兼女二號劉玥霏,以及8部IP在手、首交作業《皎若云間月》的張芷溪,雖然被“差評”,權當積累經驗,畢竟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