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醫院配藥后,如何才能盡快讓藥物送到居民手里?4月16日,在“上觀新聞”微信公眾號互動留言板上,丁女士的一則留言引起記者關注。通過一天的多方協調,目前藥物已經送到患者手中。
丁女士留言反映,4月3日,她為母親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公眾號平臺配藥,到4月16日已接近半個月時間,但藥品還未寄到,訂單一直顯示“待發貨”狀態。“現在我媽媽的藥已經斷了十多天了,她有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找居委配藥,配了好幾次也沒有配到。如果藥再不及時到貨,后果不堪設想!希望能看到我的訴求并盡快幫忙解決!萬分感謝!”
收到這則求助后,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立刻從后臺根據求助人信息調取了處方單并進行確認。丁女士的母親需要阿利沙坦酯片、烏靈膠囊、血塞通片等治療高血壓、活血化瘀、養心安神的藥物。根據系統顯示,藥物確實于4月3日已顯示“處方導入”,但因倉儲封控、物流消殺等客觀原因,發貨時間一拖再拖。
醫院相關負責人與負責藥品配送的上藥集團也進行了聯系。在記者的多次溝通下,上藥集團于17日下午已將丁女士母親的藥物配送到家。“我媽媽已經收到藥了,感謝上觀新聞平臺!”丁女士說。
據悉,互聯網醫院的配藥流程包括預約、接單、醫生問診、開具處方、生成訂單及付費,之后統一由上藥、國藥等集團平臺基于電子處方進行送藥上門服務。針對目前積壓的大量網絡訂單,4月15日起,為解決疫情期間市民就醫配藥問題,市藥監局、市商務委目前正加大協調力度,全力推進零售藥店網點“應開盡開”,并組織上海郵政等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藥品配送綠色通道,努力解決互聯網問診中最緊迫需要解決的藥品配送難問題。市藥監局局長聞大翔表示,“根據排摸發現,在已正常營業的1100多家零售藥店之外,還有1033家零售藥店都有開店的意愿和可能,我們正在加緊協調,讓零售藥店‘應開盡開’。”如果這1000余家藥店也能恢復營業,全市零售藥店可占正常水平的50%,從地點來看,也分布在16個區,可為各個區、街鎮、社區提供藥物供應,進一步提升藥店服務社區的能力。
同時,醫院相關負責人也呼吁,對于急用藥物,可與居委聯系,居委組織社區內志愿者擔當配藥閃送員,前往醫院掛號、代配藥,提高配藥效率。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