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蛇眼財經
突發(fā)的疫情讓人們愈發(fā)重視健康,人們對健身的熱情也開始持續(xù)高漲。此外,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互聯網+”的模式也愈發(fā)普遍,而人工智能、互聯網等科技和運動健身的深度結合,也突破了運動健身行業(yè)的原有邊界,并帶動行業(yè)朝著智能化方向演變。
受大環(huán)境影響,人們去專業(yè)健身房的頻次減少,居家健身已經成為了新熱潮。然而居家健身所存在的氛圍感不強、缺乏專業(yè)教練指導等痛點問題卻依舊存在,并且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的健身積極性。基于此種情況,眾多能夠增強居家健身氛圍的家庭智能健身設備也順勢而起,躍入健身愛好者的眼簾。在眾多細分賽道中,智能健身鏡的表現格外亮眼,贏得了不少青睞。
智能健身鏡受“偏愛”
現如今,健身硬件產品已然朝著智能化方向發(fā)展,智能健身硬件設備的品類也在逐漸增多。作為智能健身領域的新興品類產品,智能健身鏡從眾多品類中脫穎而出,逐漸成為智能健身設備中的“明星產品”。
一方面,居家健身熱潮來襲,智能健身鏡的使用場景與當下趨勢相契合。事實上,居家健身熱潮的興起也是有跡可循的,一是絕大多數用戶的空閑時間呈現出碎片化狀態(tài),而前往專業(yè)健身場地健身需要花費一定的通勤時間,這就使本就不充裕的健身時間再度縮水;二是受疫情影響,在出門頻次變低的同時,人們也不愿意去線下的健身館,反而更傾向于居家運動健身。
據Fastdata極數發(fā)布的《2021年中國運動健身行業(yè)報告》顯示,家庭健身已經成為重要的運動場景,家庭智能健身設備的消費支出,同比增速達到32.9%。而智能健身鏡的家庭使用場景,恰好與人們當前的需求相契合,且其搭載的人工智能技術也能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動作指導和反饋,解決居家健身場景缺乏科學、專業(yè)指導的痛點問題。
另一方面,資本的青睞為智能健身鏡的發(fā)展提供了一臂之力。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智能健身鏡領域有10余家企業(yè)獲得了超20起融資,融資金額從數百萬到數億規(guī)模不等。有了充足的糧草補充,智能健身鏡企業(yè)也有底氣和實力去進行產品端的創(chuàng)新,提高其產品力,提升競爭壁壘。
此外,科技公司的爭相入局也加劇了市場競爭,促使企業(yè)強化產品端的革新迭代力度,進而帶動智能健身鏡行業(yè)的發(fā)展。在FITURE屢屢斬獲融資之際,億健、咕咚、樂刻等其他運動健身領域的頭部玩家,也跑步進場布局智能健身鏡領域,并推出了智能健身鏡產品。與此同時,百度、小米、華為等科技巨頭也將目標瞄準了智能健身鏡領域。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布局智能健身鏡領域,行業(yè)的競爭也會隨之升溫。面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企業(yè)也愈發(fā)注重產品端的研發(fā),加快智能健身鏡產品的迭代升級,進而推動產業(yè)鏈的發(fā)展和完善。
FITURE乘勢而起
誕生于2019年的FITURE,在短短兩年內拿到了四輪融資,其估值也達到了15億美元,成為智能健身鏡領域的獨角獸企業(yè)。而FITURE推出的“FITURE魔鏡”健身鏡產品也贏得了不少用戶的青睞。據天貓數據顯示,FITURE魔鏡是2021年1至8月的智能健身鏡品類銷售第一。
一來,FITURE采取了內容深度自研的模式,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內容是留存用戶的核心,也是同類品牌競爭的關鍵,而FITURE在內容端的投入毫不手軟。據悉,FITURE打造了專門的健身內容創(chuàng)作基地,以保證智能健身鏡產品的內容輸出。此外,FITURE還組建了名為FITURE FORCE的全明星教練團隊,能夠為用戶打造高質量、專業(yè)的運動健身課程。
有賴于FITURE在內容端的持續(xù)投入,其所推出的智能健身鏡的內容庫也得以不斷豐富。據了解,目前FITURE的內容工場已完成制作并上線了涵蓋有氧舞、HIIT、瑜伽等15大類,超過2000節(jié)的高品質課程;還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推出了專屬課程,以滿足全年齡段的健身需求。深度自研的模式雖然拉高了FITURE的投入成本,卻能夠提高內容和硬件的融合程度,筑高FITURE的競爭壁壘。
二來,FITURE通過打造智能健身服務閉環(huán)來提高用戶的健身體驗感。具體來看,FITURE通過獨創(chuàng)的“硬件+內容+服務+AI”模式,打造體驗閉環(huán)。比如,FITURE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課程推薦、飲食指導、健康管理等諸多服務的同時,還為其用戶群體打造了FITURE Hood社區(qū),為用戶提供了交流、分享以及互動的空間。智能健身服務體驗閉環(huán)的構建,能夠提升用戶的體驗感,增強用戶粘性,進而逐漸提升會員訂閱率。
此外,FITURE所具備的技術實力,為其智能健身鏡產品實現領跑提供了底層支持。FITURE已經實現了軟件、硬件、算法、內容的全自研,其技術實力之強可見一斑。以FITURE自主研發(fā)的“FITURE Motion Engine”智能運動追蹤系統為例,該系統具備連續(xù)姿態(tài)的動作識別能力,再配合能夠捕捉人體運動軌跡的高精密AI傳感器,從而實現對用戶健身動作和姿態(tài)進行智能糾錯,保障用戶健身的有效性。
百度迎風而上
去年12月,百度旗下的小度科技推出了添添智能健身鏡產品,這也意味著百度正式切入智能健身鏡賽道,同時也為熱度本就居高不下的智能健身鏡賽道添了一把火,“百鏡大戰(zhàn)”也迎來一位重量級玩家。
一方面,百度出色的軟硬件能力能夠為智能健身鏡產品賦能。在硬件方面,小度已經陸續(xù)推出了智能屏、智能攝像頭電視、智能詞典筆、智能學習平板等諸多自有硬件產品,在硬件制造方面擁有一定的積累。在軟實力方面,百度的技術能力一直是有目共睹的,其領先的AI技術能力也在添添智能健身鏡中有所體現。
據悉,添添智能健身鏡不僅含有豐富的AI私教課、體感運動游戲,還具有AI智能動作指導、全語音操控等多種AI黑科技功能。比如,添添智能健身鏡獨創(chuàng)的“火柴人”投影技術,能夠生成“火柴人”動效,并且配合高幀率攝像頭實現精準動作捕捉,還原用戶的健身動作,讓用戶通過觀看火柴人的動作姿勢來判斷自身的動作是否標準,幫助用戶實現高效健身。
另一方面,百度采取了同健身內容提供商合作的方式,縮短了健身課程內容的研發(fā)時間,能快速推動產品落地。智能健身鏡的商業(yè)模式是“硬件銷售+內容付費”,而智能健身鏡較高的定價使其具有低復購率的屬性,這也意味著硬件的利潤空間是有限的,內容付費才是維持長久收入的關鍵,因此內容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在課程內容方面,百度和行業(yè)領先的健身課程內容生產商“愛動健身”達成了合作關系,通過接入第三方內容的方式,擴充智能健身鏡內容課程的豐富度,彌補其內容不足的短板問題。盡管此舉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搭建起豐富的內容庫,但第三方課程內容與硬件的適配度或許并沒有自研來的高,也不容易在內容方面建立起差異化優(yōu)勢。
用戶觀望,健身鏡依舊前途漫漫
盡管智能健身鏡贏得了資本、廠商等多方的偏愛,但用戶卻似乎并不買賬,至今仍然有不少健身運動愛好者對智能健身鏡持觀望態(tài)度。
一來,智能健身鏡動輒千元的定價,令其望而卻步。比如,小度推出的添添智能健身鏡有兩個版本,旗艦版售價為4699元,先鋒版售價為4199元;FITURE也推出了尊享版、旗艦版以及mini版三種不同版本的魔鏡,三款魔鏡的到手價分別為7800元、3899元以及2999元(fiture slim天貓旗艦店價格)。可見智能健身鏡的定價著實不便宜,除了購置健身鏡的費用之外,內置的健身內容課程也需要付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勸退了部分用戶。
二來,智能健身鏡的訓練指導功能,尚無法與私教相媲美,用戶接受度不高。AI指導、智能糾錯應該是智能健身鏡最吸引用戶的賣點了,但部分用戶卻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了不少問題,比如動作識別準確率低、AI糾錯延遲、課程卡頓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也影響了用戶的健身體驗感。另外,與私人教練提供的個性化、針對性動作服務指導相比,智能健身鏡的指導功能也顯得稍遜一籌。
三來,智能健身鏡產品的實用性仍有待提高,閑置率較高。除了高昂的價格之外,一些品牌的智能健身鏡還存在課程內容有限、后續(xù)服務不完善的情況,花了高價錢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在降低用戶體驗感的同時,也拉高了智能健身鏡的閑置率。據了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在閑魚等二手平臺出售智能健身鏡了。
就目前情況而言,當前的智能健身鏡距離符合用戶的預期仍存在部分差距,這也是用戶端反應平淡的最根本因素。因此,智能健身鏡玩家應當從多方面下功夫,打造出更加優(yōu)質的智能健身鏡產品,改變用戶對智能健身鏡的看法。
巨頭入場,競爭升溫,硬件、內容、技術、服務等方面都將成為玩家比拼的關鍵點,而這也會倒逼智能健身鏡行業(yè)的發(fā)展。然而,無論是內容還是技術,亦或是用戶習慣培養(yǎng)都需要時間去打磨沉淀,智能健身鏡前路依舊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