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營銷劉亮亮
近日,寧波太平鳥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其2021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9.21億元,突破百億大關,同比增長16.34%;但歸母凈利潤為6.77億元,同比下滑4.99%;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5.2億元,同比下滑7.26%。
不難看出,太平鳥已然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企業外部環境變動以及企業在發展策略上做出了新的改變,直接大幅增加了成本費用支出,從而就出現了不增利的局面。
服裝企業同質化嚴重,年輕人的生意經越來越難做了,太平鳥還能高飛嗎?
高費用支出,拖累業績
2021年下半年,后疫情下的國內實體市場承壓。國內各大商場、購物中心關門歇業,從而對太平鳥的門店經營也造成了較大壓力,也面臨著線下門店關閉、客流量下降等問題。
2015年開始,太平鳥將核心消費人群鎖定為年輕消費群體。為了“討好”95后,企業付出不少代價,在產品、渠道等多維度進行了改革。2021年,太平鳥不惜花重金簽約了王一博、白敬亭、楊倩等頂流明星,連續登陸李佳琦等頭部主播以及明星的直播間。
此外,太平鳥還跟隨市場潮流,推行IP聯名。繼與飛躍、紅雙喜、迪士尼、哈利·波特等國內外動漫IP聯名后,還加大了與國潮IP、設計師合作,相繼推出了與國家寶藏、敦煌博物館等聯名。
依靠跨界聯名、流量明星等策略,太平鳥的毛利率領先同行,但近五年來凈利率一直維持在6%—8%之間,幾乎就處于服裝企業的平均水平。甚至在2021年,公司凈利率為6.2%,達到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江湖老劉認為,隨著90、00后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傳統服裝企業都會順應年輕消費群體的審美而創新,然而不斷飆高的支出費用或將成為太平鳥的業績隱患。
風波纏身,能否高飛?
據悉,太平鳥銷售費用遠超研發費用,這樣也導致了其原創能力在行業內并不占優勢,數據顯示,2021年太平鳥的銷售費用為39.49億,研發費用僅為1.52億,銷售費用為研發費用的25.98倍,研發費用僅占總收入比1.39%。
在抓住年輕流量密碼的同時,太平鳥也面臨著其帶來的“副作用”——上新速度必須要“爭分奪秒”,因此頻繁上新也對太平鳥的研發提出了考驗。
眾所周知,太平鳥一直強調注重原創力量但也深陷于抄襲風波。2021年雙十一后,太平鳥就因被國內小眾原創品牌指控抄襲登上微博熱搜。而在此前,太平鳥就涉嫌抄襲包括offwhite、FREI、mgje、moussy等多個服裝品牌,甚至還被國外視覺藝術家指控抄襲其作品。
江湖老劉認為,重營銷,輕研發是太平鳥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加快年輕化、潮流范的設計能夠更快掌握消費者的喜好,因而適應當下的消費環境,對服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市場紅利,隱憂不斷
創立于1996年的太平鳥已是一名服裝行業的“老兵”。目前,太平鳥擁有太平鳥女裝、太平鳥男裝、樂町少女裝、Mini Peace童裝、MG物質女孩女裝、COPPOLELLA、貝甜童裝等多個品牌。
2021年受到疫情和疊加費用壓力,公司業績不達預期,以致2022年開始至今線下零售仍存在一定壓力。
太平鳥也在使出渾身解數以謀求新的增長點。目前,其已然布局多元化電商布局和內容電商,在B站、抖音、小紅書等新流量平臺上精準營銷,創建互動內容,以強化核心競爭力,同時持續推進“加盟拓店,直營提效”的渠道改革措施有望令凈利率逐步提升。
江湖老劉認為,企業品牌、產品、渠道優勢較為顯著,對比同行業企業發展空間也會略顯廣闊,繼續積極調動團隊調整策略、部署新打法,還是能看好公司中長期成長潛力。
未來太平鳥還能展翅翱翔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