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聚美麗 布 瓜
近日,小紅書發布了品牌違規扣分管理規則,此扣分規則于今日(4月20日)開始正式生效,品牌即將迎來新的一輪挑戰。
任何非報備筆記的廣告形式,都將可能面臨扣分
這次發布的扣分規則中提到,該規則是針對“有營銷訴求的品牌”,包括但不限于已開設專業號的品牌,違規營銷行為包含但不限于未經過平臺的內容合作行為。
內容合作行為指,品牌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內容合作發布的行為,包含:支付他人費用進行的發布行為,與他人進行利益或資源置換的發布行為,予他人返利促成發布的行為等。
圖片來源:小紅書商業動態
由此可見,官方不僅不提倡不建議任何“水下非報備筆記”(指未經平臺報備的筆記)的軟文廣告,還會以扣分的形式對品牌方這些行為做相應的懲罰。
每個品牌有10分原始分值,不同觸發分數節點對應不同的處罰,如從最開始發布警告,到新發布筆記不被收錄,最嚴重將被封禁28天。
平臺在5月份后則會開放專業號申請品牌綁定,屆時即可可查看對應分數。在之前,如果品牌有違規記分,小紅書會通過商業化的銷售渠道去主動建聯和觸達品牌來做通知。
而品牌方若想申訴,可針對近一次的處置結果發起,平臺將依據品牌提交的證據和溝通結果對申訴進行判定。
扣分規則的上線,或將增加品牌投放小紅書的成本
在小紅書發布的扣分規則后,引起了不少品牌方的焦慮:
是否以后全部只能做報備筆記了?
普通用戶分享的內容,被誤判為軟廣而“連累”品牌扣分怎么辦?
具體哪些內容,會被判定為“軟廣”?
與此同時,近期已經有不少品牌“聞風而動”,趕著在扣分規則實施前,調整團隊以及業務。幾位美妝品牌高管告訴聚美麗:
“這幾天我們都在刪除從去年6月份開始合作的筆記,幾百篇都刪掉了,怕20號之后被查出來。”
“小紅書現在不太適合做單品推廣了,我們正嘗試著把自己的品牌賬號運營起來。”
“感覺快‘失業’了。素人的筆記我們都已經暫停發布,同時也讓公司也讓我們pr暫停了bd素人的工作。”
“我們公司小紅書的業務現在都停掉了,準備把投放的精力集中在抖音。”
事實上,從去年年底開始到如今,各大社媒平臺如抖音、快手等,都陸續發布了系列平臺管理規則。
可以看到,這些規則的底層邏輯都是希望能鼓勵優質的內容,打擊虛假宣傳及過度營銷,以期營造品牌間更公平競爭的平臺環境。
但小紅書平臺每每頒布“新規”,品牌方的“吐槽”聲音卻總是不絕于耳,甚至只能以“暫停小紅書業務”及“縮減投放費用”等下策來面對。
究其原因,是近年來小紅書平臺歷次的規則改動,都伴隨著品牌方投放成本的增加。
小紅書平臺雖早已有電商板塊,品牌可通過“號店一體”在該平臺實現“種草+拔草”的電商閉環。
但由于用戶在小紅書上的購物心智還未成熟,且品牌店播從推出至今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使得小紅書在大部分品牌的市場定位中,仍是一個付費媒介,更多是為天貓旗艦店引流的地位,并沒有形式在小紅書平臺內的完整閉環。
因此,品牌對于小紅書平臺投放后的核算標準,除了看閱贊比、贊藏比、互動率這些基礎投放數據之外,更多的結果導向還是在“站內關鍵詞回搜+淘內關鍵詞首搜”的數據。
而小紅書平臺一旦禁止了“水下筆記”的合作,意味著過往的媒介BD團隊通過私信合作觸達“性價比”較高的素人賬號的廣告模式,以及通過資源置換的方式合作的筆記,品牌方做的這一些較低成本的筆記投放方式都面臨扣分的風險。
而“單槍匹馬”的報備合作筆記,通常閱讀互動等數據不佳,往往需要配合信息流的投放等,這對大部分中小品牌而言大大提高了成本。
聚美麗發現,受訪的大部分博主對于通過蒲公英平臺與品牌合作的意愿并不是很高,原因有三點:博主擔心被粉絲認為自己是“恰飯”博主而影響粉絲粘性、平臺賬期較長、不想被平臺抽傭。以上這些方面在聚美麗之前的文章中有詳述,可點擊《小紅書把素人的車門焊死了?》查看。
以上種種“蝴蝶效應”都意味著,品牌方未來在小紅書投放的這本賬,“可能算不過來了”。
與此同時,除了品牌方的吐嘈聲之外,也有不少素人博主“叫苦連天”,擔心自己以后無法接私單賺錢。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旗下機構如果海簽博主,一旦旗下的博主多次違規(如接私單、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MCN也可能會附帶進入黑名單。進入3次后,小紅書會選擇與MCN機構解綁。
圖片來源:小紅書
品牌方該如何面對此次扣分規則?
針對此次扣分規則,內容機構香蕉文化告訴聚美麗:“平臺是圍繞著商業化環境做的整頓,對于品牌方而言,線下水單(非報備筆記)的比例得往線上報備調整,(內容方向)要更傾向種草性質而非商業化的賣點。“
“首先,內容應‘自來水化’,足夠軟植、利他,避免過于商業化的露出。如單個產品或品牌相關內容,不要超過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在前端內容解決不卡審問題后,內容可以引導用戶往搜索的方向,如評論區等把品牌想要傳遞的信息切入給到用戶,同時把曝光做最大化。”
另一位業內人士Frank也同記者分析到:
“對于常年活躍在小紅書的品牌方,對此消息其實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每年類似大促節點618、雙11都會有一波‘啄木鳥計劃’。此次扣分規則主要打擊的是代寫代發虛假和雷同內容的品牌,尤其是大品牌。這次是屬于小紅書團隊對于品牌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于應對措施,我們的建議或許可供參考”Frank說道。
投放中注意內容不要過硬,可帶一到兩個主要賣點,其他內容仍以使用感受為準,盡量符合小紅書的平臺氛圍
投放報備占比可以調整為10%,也可以花費少量費用做投流
軟廣筆記標注利益申明并不意味著就不會被限流及扣分,平臺更看重的是數量及質量
同步運營品牌賬號,一個好的品牌賬號本身也有流量與權重
新品可考慮參與小紅書平臺的體驗官活動,代替部分素人投放的工作
不難看出,此次小紅書扣分規則的實施對于品牌方而言,更多仍是考驗其有無一個優秀的內容團隊,過往靠素人鋪量及不真實內容在小紅書上“打爆品”的模式,現如今已經難再有效。
與此同時,針對品牌方對于違規筆記的內容,小紅書平臺發布了更詳細的違規類型,記者做了部分整理,表格如下:
自去年12月啟動違規營銷專項治理以來,小紅書平臺先后封禁了三批存在違規營銷行為的品牌,同時處置了多批違規營銷筆記和違規營銷賬號。
此次扣分規則的上線,是小紅書平臺在前一階段治理基礎上,用更加透明、可視的產品化手段,持續對品牌在站內的營銷行為進行規范的努力。
但無論是現在或未來,不僅小紅書平臺, 各大社媒平臺都會對不合規的商業廣告進行長期嚴格的整治。
在傳播方面,內容是1,媒介是0。廣大美妝品牌應正視現實,考慮如何搭建起內容能力的護城河,才能保證品牌能否健康長遠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