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隨著公募基金一季報相繼出爐,券商資管子公司們也陸續披露了旗下公募基金和參公大集合的一季報。
那么,在震蕩回調的行情之下,被業內人士認為“能夠更好的做到大類資產配置、風險更加分散”的FOF產品,業績表現究竟如何?

界面新聞記者整理東證資管、國泰君安資管、長江資管、浙商資管、光證資管旗下11只FOF產品一季報發現,未有一只產品在一季度實現正收益,其中回撤最小的是長江資管李仁宇管理的長江鑫選3個月持有A,一季度回報率-0.25%;回撤最大的是國泰君安資管李少君、高琛共同管理的國君資管君得益三個月持有A,一季度回報率-16.51%。
滬上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FOF的業績也是隨基礎資產走的,收益情況還是要看策略。很多產品是偏向于“固收+”的,但今年權益調的太快,所以回撤是必然的。
從產品規模來看,東證資管、國泰君安資管領銜,分別有45億元、41億元。
其中,東方紅欣和平衡配置兩年持有總規模37.59億元,位居榜首,東證資管旗下還有頤和系列3只養老目標風險FOF,穩健型、平衡型、積極型各有2億多,一季度回報率分別為-2.06%、-8.42%、-11.17%。
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養老FOF和其他FOF產品是一樣的,不會因此而沒有風險。
國泰君安資管旗下的君得益FOF、善融穩健FOF基金規模分別有21.39億元、19.61億元。其中,君得益FOF是李少君入職后接手的第一只產品,依靠國泰君安強大的渠道優勢,該產品首日(2021年1月11日)募資超33億元,一周募資超70億元,刷新了彼時公募FOF首發規模紀錄,一年過去,產品規模已縮水70%,今年一季度再次遭遇1.09億份的凈贖回。
從持倉情況來看,各家產品的配置策略各有不同,但是都調低了權益資產的持倉。

長江資管旗下的長江鑫選3個月持有更加追求平穩,前十大重倉基金中,除了一只貨幣基金,其余9只均為債基。
基金經理李仁宇表示,報告期內,本基金處于建倉期,操作相對謹慎,在配置好打底資產后,緩慢加倉權益資產。
東證資管在配置時更傾向于買自家的產品。東方紅頤和穩健養老目標兩年重倉的前4只基金均屬于東證資管,同樣也以債基為主。
基金經理陳文揚表示,今年一季度,組合在市場比較極端的調整壓力下,安全空間不斷被收窄。一些資產被交易到無法想象的位置,而一些中性的策略沒能做到中性,占用了不少組合的風險預算,促使我們不斷縮減在權益方向上的持倉。
東方紅頤和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東方紅頤和積極養老目標五年、東方紅欣和平衡配置兩年持有3只產品的前十大重倉基金中,來自于自家公司的分別有2只、1只、4只。
此外,李少君回顧君得益FOF一季度的投資操作時也稱,在資產配置上,略調低對權益資產的配置,在去年四季度到2月份前適度增配了部分偏價值的基金。
浙商資管旗下的浙商匯金卓越優選3個月、浙商匯金卓越配置一年持有對ETF基金情有獨鐘,買入了包括華寶中證銀行ETF、南方中證銀行ETF、鵬華中證酒ETF、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國泰中證生物醫藥ETF等。
上述公募人士稱,相比于股票,ETF交易傭金更便宜,相比于普通基金,ETF交易價格更明晰。
展望二季度甚至全年,FOF基金經理們怎么看后續權益市場?
陳文揚表示,短期內我們將趨向防守,比較謹慎地參與投資:一方面,對長期配置的標的,只持有能夠承受風險的量,審慎擴大倉位;另一方面,對參與的交易型投資機會設立嚴格的止損,避免收益進一步被稀釋。
李仁宇認為,從股債性價比來看,股票的性價比已經凸顯,但是春節以來股債資產相關性提升,風險分散效應或減弱;二季度股票市場預計或將以震蕩為主,國內市場由于疫情的加重,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令人擔憂,但是對穩增長和政策寬松的預期有所增加,海外方面仍受美國加息和俄烏戰爭的不確定性所影響,但是前期市場已經有所反映,對接下來市場的影響可能會降低。
光證資管沈吟認為,國內“穩增長”政策可能在二季度發力,對低估值和偏經濟相關的板塊的預期有所改善。成長板塊,需要觀察全球通脹及美國的加息節奏是否依然超預期,若在5、6月份有所改善,優質成長也會有機會。
浙商資管宋青濤表示,我們首先看好在“穩增長”背景下的大金融機會。關于消費基金,目前看滬深疫情在一季度對國內實體經濟造成了沖擊,但是國內疫情被控制住以及未來疫情管控政策放松都是大概率方向,因此我們對當前消費股估值下的消費主題基金并不悲觀。另外我們預計成長以及科技板塊會隨著美債利率沖頂之后迎來較佳的布局機會。
李少君判斷,2022年市場的風格將相對均衡。從板塊上看,消費板塊回調充分,中長期看布局機會較好,低估值的防御風格的性價比仍有優勢,絕對收益機會較大。科技板塊經過調整后估值進入合理區間,下半年市場情緒改善后有望有結構性機會。“因此結構上我們認為市場風格趨向均衡,我們優選配置相對均衡的產品,行業略偏向消費與防御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