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
當前,上海醫療廢物產量不斷攀升。為確保各類醫廢能夠及時清運,醫廢收運車亟需擴容。
界面新聞2022年4月25日從上海城投集團獲悉,日前,10輛長8米、寬2.4米的“赤膊車”,駛入位于嘉定區某車輛改裝廠,這些“赤膊車”經過在這里做適配箱體安裝等“變裝”,將成為10輛嶄新的醫廢收運車。
城投集團上海環境固處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固處公司緊急從重慶采購10輛醫廢收運車。待這些車輛正式投入使用后,將為固處公司每天增加涉疫醫廢收運30批次,為定點收治醫院的醫廢收運,提升20000余張床位的應急服務保障。
接到訂單后,重慶生產廠商組織生產力量,克服困難,加班加點,于4月中旬完成了車輛底盤生產,4月20日在獲得臨時牌照后,加急將車輛發往上海進行廂體加裝及證照辦理等相關工作。目前正值上海全市醫廢收運處的攻堅時期,該批次收運車輛的盡早投入使用,將為醫廢的動態清零注入更強大的動能。
由于疫情防控原因,這批車輛只能在南京交接。對此,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和城投集團多方聯系、主動對接、緊急協調市交通委和市交警總隊。4月22日,上海市交通委專門開通綠色通道,僅用半小時就發放了上海市防疫保障臨時通行證,市交警總隊也全力為醫廢車輛的順暢入滬提供保障。固處公司連夜成立了一支車輛接收應急隊伍,并與重慶生產廠商反復溝通,制定交接方案,為前往南京接收10輛收運車做好充分的準備。
4月23日凌晨5時,5名駕駛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乘坐保障車從固處公司嘉定基地出發火速趕往南京。12時,在與生產廠商完成車輛交接后,又馬不停蹄從南京返回上海。16時45分,該批次醫廢收運車順利抵達車輛改裝廠。一場疾馳1700公里、歷時60小時的車輛跨省市接力圓滿結束。
有關負責人介紹,正常情況下從公司下車輛訂單到生產廠商將底盤交付用戶需要180天。這次在重慶廠商的大力支持,以及上海各相關部門、城投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只用了60天就把10輛醫廢收運車底盤從1700公里的重慶運抵上海,創下了疫情期間的特殊“加速度”。
上海環境固處公司表示,接下來,將緊盯車輛改裝進度,爭取盡早讓這批收運車輛投入到如火如荼的醫廢收運工作中,為上海提升醫廢收運處置能力增加一道“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