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假期精準掌握師生健康狀況和出行去向
據教育部網站4月25日消息,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統籌做好2022年“五一”假期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確保廣大師生生命健康和校園安全穩定。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主動融入屬地聯防聯控機制,健全屬地政府支持保障機制,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其次要科學部署假期安排。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合理安排“五一”假期。第三是切實加強健康監測。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精準掌握師生健康狀況和出行去向,向教師、學生、家長告知離校注意事項和假期疫情防控要求,指導師生遵守學校所在地和出行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國辦:支持個體經營發展,增加非全日制就業機會
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意見提出,增加就業收入提高消費能力。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支持各類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建設,支持個體經營發展,增加非全日制就業機會,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加強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完善職業教育體系,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加大普惠性人力資本投入力度。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工資決定、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穩步提高勞動者工資性收入特別是城市工薪階層、農民工收入水平,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接續推進鄉村富民產業發展,落實和完善對農民直接補貼政策,拓寬鄉村特別是脫貧地區農民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渠道。
最高檢、國家知識產權局: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4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關于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意見。兩部門要求,建立線索雙向移送機制。各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在工作中發現涉嫌犯罪的案件線索,在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的同時抄送同級檢察機關。對于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而不立案偵查的,可建議檢察機關依法進行刑事立案監督。檢察機關對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的立案監督建議,應當依法受理和審查并及時反饋案件處理情況。
最高檢發布典型案例: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
最高人民檢察院4月25日上午發布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典型案例。該批案例共11件,包括侵犯商標權刑事案件5件、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2件、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1件、知識產權民事監督案件3件。據最高檢數據,2021年至2022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5200余件9000余人,起訴7800余件1.6萬余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360件。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宮鳴介紹,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同時,檢察機關不斷增強知識產權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力度,加強對反壟斷、商標惡意注冊、濫用訴權等問題的研究。2021年至2022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辦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數量同比增加3倍。
國家衛健委:全國報告新發職業病病例數降幅達43.8%
4月25日,國家衛健委職業健康司司長吳宗之在“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們這十年”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塵肺病等重點職業病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全國報告新發職業病病例數從2012年的27420例下降至2021年15407例,降幅達43.8%;其中,報告新發職業性塵肺病病例數從2012年的24206例下降至2021年的11809例,降幅達51.2%。目前我國已將職業病防治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全部職業病病種納入職業病及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范圍,監測縣區覆蓋率達95%以上,基本摸清了全國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總體狀況和職業性塵肺病患者生存及保障情況。
工信部:一季度軟件業務收入20060億元同比增長11.6%
工業和信息化部4月25日發布2022年一季度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一季度,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態勢平穩,軟件業務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利潤總額降幅收窄,軟件業務出口增速回落。一季度,我國軟件業務收入20060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與1-2月份持平,較2020和2021年同期的兩年平均增速提高2.7個百分點。軟件業利潤總額2031億元,同比下降3.9%,降幅較1-2月份收窄3.7個百分點。,軟件業務出口116億美元,同比增長4.3%,增速較1-2月份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外包服務出口同比增長14.1%。
市監總局通報三年來眼鏡制配場所計量監督檢查情況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4月25日通報,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眼鏡制配場所計量監督三年(2019—2021年)跟蹤檢查情況通報》,通報了三年來眼鏡制配場所計量專項監督檢查情況。三年來,全國共累計檢查眼鏡制配場所12.75萬家、眼鏡制配計量器具39.89萬臺,查處不合格計量器具2.14萬臺。焦度計、驗光儀(綜合驗光儀)、驗光鏡片組等相關計量器具不合格率持續下降,2021年比2019年下降6.2個百分點。2019年、2020年檢查發現的問題都已完成整改,眼鏡制配行業計量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秩序持續改善,青少年近視眼鏡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
市監總局發布一批涉公共安全等領域重要國家標準
4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集中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涉及生活消費、紡織品、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等領域。在生活消費領域,新修訂發布《鮮、凍分割牛肉》國家標準,修改了鮮、凍分割牛肉的原料要求,增加了鮮、凍分割牛肉的產品種類,明確了標簽、標志、包裝、貯存和運輸要求。在紡織品領域,《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兩項系列國家標準,規定了兩種用于測定去除非纖維物質后混合物中纖維含量的方法。在生態環境領域,《頁巖氣開發過程水資源保護要求》國家標準,規定了頁巖氣開發過程中取水、用水、廢水處置、水污染預防和控制、監測要求。新修訂發布《建設用砂》和《建設用卵石、碎石》兩項國家標準,在術語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完善。在公共安全領域,《毫米波全息成像人體安全檢查設備》和《基于介電常數技術的液態危險化學品安全檢查儀通用技術要求》兩項國家標準,規定了毫米波全息成像人體安全檢查設備和基于介電常數技術的液態危險化學品安全檢查儀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
廣電總局:去年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
4月25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2021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21年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為11488.81億元,同比增長24.68%。其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業務實際創收收入9673.11億元,同比增長25.43%;財政補助收入968.76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他收入846.94億元,同比增長58.45%。持證及備案機構網絡視聽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網絡視聽收入3594.65億元,同比增長22.10%。其中:用戶付費、節目版權等服務收入大幅增長,達974.05億元,同比增長17.24%;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其他收入增長迅速,達2620.60億元,同比增長24.02%。
發改委: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延續去年以來快速恢復勢頭
據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4月25日消息,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方面扎實做好穩投資工作,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投資平穩增長。從一季度的情況看,全國投資增長9.3%,比2021年全年提高4.4個百分點,實現良好開局,穩投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為國民經濟實現平穩開局作出重要貢獻。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增長8.5%,增速比1-2月提高0.4個百分點,呈現逐月上升態勢。制造業投資延續去年以來快速恢復的勢頭,一季度增長15.6%,增速比全部投資高6.3個百分點,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重要動力。房地產投資保持正增長。
海關總署:一季度海關查扣侵權嫌疑貨物2851萬件
海關總署4月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海關共查扣侵權嫌疑貨物10220批次,涉及貨物2851萬件。其間,為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順利舉辦,全國海關對涉嫌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的商品加大打擊力度。如南京海關在跨境電商渠道扣留出口侵犯北京冬奧會會徽、“冰墩墩”“雪容融”圖案標志專有權的鑰匙扣和鑰匙圈865件;寧波海關所屬北侖海關在貨運渠道查獲涉嫌侵犯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圖案標志專有權的鞋子590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