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獨角獸 糖炒山楂
誰曾想,四月中下旬的綜藝“上新季”,市場注意力卻被一檔衍生綜藝霸占著。
上周五,《歡迎來到蘑菇屋》(簡稱《蘑菇屋》)收官,豆瓣開分8.9分(現為8.7分),并在今日登頂豆瓣一周國內口碑綜藝榜。在此之前,#歡迎來到蘑菇屋是最窮綜藝節目組吧#、#被07年快男的猜歌游戲笑死#等微博話題也引發了極高討論量。
這檔脫胎于《向往的生活》綜藝IP、以共享蘑菇屋為理念的節目,意外的出圈了。而在這個市場遇冷、招商困難的綜藝環境里,它似乎微妙地給了市場一記耳光。
它僅有同體量節目10%-20%的預算、首次執導和“東拼西湊”的制作團隊和道具、有零有整48000的宣傳費,讓所謂的大投資、大制作、大咖云集、頭部IP,在過去幾個月的爆款缺失中顯得愈發失意。
后續的故事同樣是美好的:網友迫切希望的「0713」團綜,得到了制作團隊的首肯,更重要的是,不同于《蘑菇屋》的“裸奔”,這場自下而上的綜藝創作也已經有品牌主開始戰局。今年困擾很多綜藝的招商問題,迎刃而解。
一檔衍生綜藝創造的奇跡,給了市場新的憧憬。《蘑菇屋》的出圈秘訣有哪些?作為預熱綜藝,《蘑菇屋》火了,那《向往的生活6》呢?“花樣百出”的衍生綜藝、“小而美”綜藝能否在行業困境中殺出重圍,成為新未來呢?
《蘑菇屋》出圈記:情懷牌、慢綜藝、小成本
《蘑菇屋》的每一步,都精準踩在了市場的敏感點上。
打撈情懷,是綜藝市場最常見的玩法,從“王牌”系列到“披哥”“浪姐”,無不是如此。當這些昔日火爆、卻又逐漸沉寂、甚至是淪為娛樂圈邊緣群體的人,重新回歸大眾視線,本身就是一個“我有酒你有故事”的碰撞。
過去的半個月,「0713」,這個特殊的符號,賺足了話題和眼淚。曾經的07年快樂男生13強有多火,人到中年之后的重聚便有多少唏噓,《蘑菇屋》的巧妙之處在于為他們開辟了一個世外桃源,讓他們在出走半生之后短暫重聚。
但這顯然只是第一步,真正助推話題出圈的,是嘉賓之間的互動。一個很顯著的點是,節目并沒有過多干預的劇本行為,而是讓互動回歸真實的兄弟情?!盎閼c歌手”的精準吐槽、生活“不好”之后的開解和關懷,甚至是一段段曾經膾炙人口的旋律,以及大量被節目組挖掘的“黑歷史”造型和專輯,都讓觀眾觸動。
在這里,有“男人至死是少年”的幼稚一面,也在“活該”的調侃中堅守的初心和對生活的嘆息;“點到為止”的生活和事業困境,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卻又不是單純的“賣慘”和煽情,這個微妙的“度”比之太多話題先行的節目讓人舒服、走心。
當然還有他們不曾在鏡頭前展露的另一面,比如張遠的“團寵”喜劇人和它在其他綜藝中的“老大哥”形象截然不同,陳楚生喝醉酒后的一面也戳到了很多人。
慢綜藝始終是挖掘人的故事,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自然的互動?!断蛲纳睢纷畛醯淖咔?,一個重要因素便在于何炅和黃磊的娛樂圈“老友記”,只是后來這里成了宣傳期藝人、偶像走穴的站點,強行堆砌的綜藝效果勸退了很多人。
某種程度上,《蘑菇屋》“提純”了人的故事和互動。
如果說前兩者成就了內容的好看,“再就業男團”和“最窮綜藝節目組”則拉扯著節目走上“神壇”。當下觀眾對綜藝的關注,早就不只是純粹的內容,制作層面的故事同樣被關注,誰能不喜愛以小博大的神話呢?
快男們從酒店拿來的拖鞋,節目組找景區、老鄉借來的床、椅子、桌子,幫扶辦拍攝結束退掉的啤酒,以及從快男手中沒收的食物成為院人們可獲得的“游戲獎品”……節目內外的“窮苦經歷”放大了喜劇效果,也成了這檔節目的重要加成。
當大制作、大投資、大咖云集、綜N代加持,卻難以轉化成讓人眼前一亮的綜藝節目時,《蘑菇屋》就愈發令人驚艷了。
《蘑菇屋》火了,《向往6》卻愈發艱難了?
《蘑菇屋》戛然而止,市場也開始后知后覺的正視這檔“預熱衍生綜藝”的現實意義:它要為“正主”讓道了,新一季《向往的生活》即將上線。
只是當《蘑菇屋》以豆瓣8.7分的成績收官,預熱的效果達到了,卻似乎也將新一季《向往的生活》推入到了新一重困境中:觀眾的期待值被拉高,自然也將愈發苛刻。
而這恐怕是這檔口碑逐漸下滑的老牌慢綜藝最大的考驗?;乜粗拔寮竟澞浚诙疽远拱?.0分、8.7萬人打分實現影響力巔峰,之后便進入了影響力和口碑雙重下滑的窘境,到去年豆瓣評分僅有6.6分,打分人數也只有5萬人。
某種程度來講,《蘑菇屋》規避但也放大了《向往的生活》行至第六年在創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上文提及的嘉賓問題不熟悉、成為宣傳站點,比如節目設置劇本痕跡嚴重,再比如在第一季的裸奔神話之后,這兩年逐漸成為招商大戶的《向往的生活》卻逐漸成為了“廣告番”……
曾經最成功的慢綜藝,也難逃被市場“綁架”。而新一季的節目延續黃磊對馬爾代夫的執念,將錄制地點搬到了海島上,全新的主題場景能否讓節目重拾初心、再度驚艷市場,也顯得尤為重要。
《蘑菇屋》正在成為一把衡量慢綜藝尤其是《向往的生活6》的新標尺。
而回到《蘑菇屋》本身,作為從《向往的生活》IP中孵化出來的綜藝,它本身的成功自然值得肯定。更重要的是,它跳出了以往衍生綜藝主要以花絮、宿舍、采訪、游戲、賽制等補充性節目為主的打法,以節目場景為延展去講述一個新故事。
這當然是有前提的。一直以來,《向往的生活》的頭部影響力,連帶著讓“蘑菇屋”的概念在觀眾心中落地,北京密云花園村、浙江杭州桐廬縣合嶺村、湖南常德桃花源白麟洲村等選址地,更是成為旅游勝地。有數據顯示,第四季節目開播后西雙版納近一周旅游熱度較上月同期上漲71.2%。
而“蘑菇屋”三個字,也直接帶給了節目第一波線上關注。留心彈幕的話,也會發現有相當一部分觀眾最初打開節目的原因,也在于“蘑菇屋”三個字,“誤以為是《向往的生活》”。
從制作端來看,蘑菇屋的重復利用也成為節目低成本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國產綜藝在錄制場景上的花費并不在少數,尤其是沉浸式體驗真人秀的加碼更是加劇了這一點,而一次性豪華置景之后的棄用同樣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換言之,《蘑菇屋》所開辟的這種場景IP的共享、內容IP相對獨立的衍生綜藝模式,兼具了情懷價值和實用價值,在當下極具現實意義。
小而美的衍生綜藝,潛力無限?
市場渴望新的內容和制作模式,《蘑菇屋》的出圈,也帶來了一種感覺:小而美的衍生綜藝,或許可以成為市場遇冷之下的突圍之道。在輿論中也能看到,不乏網友為了《蘑菇屋》而付費購買芒果會員,娛樂獨角獸亦是其中之一。只是,《蘑菇屋》的衍生綜藝之道,可復制嗎?
衍生綜藝并不是市場新鮮話題,它曾大批量地出現在戶外真人秀和偶像選秀節目中。市面上略微成熟一些的有《青春加點戲》《偶像有新番》等,今年代表作則有《蘑菇屋》和《麻花局中局》等。
貓眼綜藝熱度榜單中,《麻花局中局》的熱度峰值雖然較之《麻花特開心》仍有差距,但熱度卻連續多日超過了原綜藝。曾經的《青春加點戲》也曾出現過此類情況。不過共性也是豆瓣、微博等平臺上話題寥寥。
即使是討論度頗高的《蘑菇屋》,也更多是話題發酵能力強,貓眼熱度、燈塔播放市占率雖有以小博大的態勢,但也不算亮眼,豆瓣評分人數也是在近兩日快速上漲至5000+。不過目前來看,節目仍有后勁。換言之,關注度問題,仍然是首要困境。
從制作來講,衍生節目花樣百出。最初大多數節目的制作邏輯,是海量素材的充分利用;到《青春加點戲》已經傾向于只是嘉賓相同的獨立節目了;《蘑菇屋》則是沿用了知名綜藝的場景IP;《麻花局中局》是節目之后的飯局時刻。
但是另一方面,就《蘑菇屋》來講,它所開辟的場景IP共用、獨立嘉賓敘事的衍生模式,對原綜藝IP的場景認知度有著極高的要求;不依賴于固定嘉賓,降低了束縛、拓展了敘事空間,但現有嘉賓的入駐和選擇、節目模式的研發和錄制中的注意事項等,同樣是一種考驗。
某種程度上,0713快男成就了《蘑菇屋》,更直觀的,在他們離開后,“院人”的兩期節目播放量下滑明顯。戛然而至的《蘑菇屋》,其實留在了最美好的時刻。
商業上,雖然市場盛贊小而美的黑馬綜藝,但裸奔之痛同樣戳中了綜藝人的痛點。到如今,除了《明星大偵探》孵化的衍生綜藝《名偵探學院》已有品牌贊助,無論是出圈的《蘑菇屋》還是《麻花局中局》,都并沒能成為品牌主的青睞對象,招商困難,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
一個樂觀的可能,是隨著《蘑菇屋》的走紅,未來的小而美節目或許會擁有更多商業上的可能。比如《蘑菇屋》制片人趙林林就曾在微博上透露忙著為“0713團綜”進行商業洽談、與平臺洽談順利等。
無論如何,《蘑菇屋》的出圈,在這個極冷的春季,都帶給了綜藝市場一絲光亮:當熱錢退潮、內容再度回歸主流,真正懂得沉淀內容、努力創新的節目仍然會俘獲觀眾。至于未來衍生綜藝能走多遠、能否從“附屬品”沉淀為新的綜藝IP,尚不能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