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推醫匯
絲滑的口感、香甜的滋味,作為當代年輕人的“快樂水”,一杯奶茶就可以撫慰人心,帶來即時滿足感。
遺憾的是,一杯奶茶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喝下了腸癌風險。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年輕女性常喝奶茶,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最高能增加一倍以上。
奶茶可能滋養腸道癌細胞
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華盛頓大學癌癥中心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哈佛大學的《護士健康研究II》中的數據,該研究追蹤了從1991年到2015年95464名女護士的健康狀況。
參與者每四年進行一次飲食調查,問題包括所喝飲料的類型和估計數量。在所有參與者中,還有超過41000位回憶了青春期的飲食習慣。
研究人員在參與者中確定了109例早發性結直腸癌。進一步分析發現:
-
成年組:與每周喝少于1杯(240毫升)奶茶等含糖飲料的女性相比, 每天喝2杯或更多含糖飲料的女性,在50歲前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每天喝1杯的則風險增加16%。
-
青春期組:在13~18歲之間這一身體發育和成長的關鍵階段,每天喝1杯含糖飲料,50歲前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32%。
鑒于這項研究結果,建議大家少喝奶茶等含糖飲料。有不少人表示“我點的奶茶不另外加糖”,但是不另外加糖≠無糖,否則你喝的奶茶可能一點味道都沒有。
一杯奶茶含3種傷身成分
茶是健康的,奶是補鈣的,為什么做成奶茶就有害健康了?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副教授朱毅介紹,傳統奶茶用茶葉混合鮮奶,加鹽熬制而成。其中含有優質蛋白、B族維生素及茶多酚等,總體營養價值較高,還有驅寒保暖、促進消化等功效。
但現在流行的奶茶,多數是由奶粉、奶精、茶包、白砂糖、糖漿等混合制成,這樣的奶茶背后可能藏著眾多健康風險。
1 糖超標
上海市消保委曾對市面上的奶茶進行過比較實驗,結果發現27件正常甜度的奶茶,平均含糖量為每杯34克,最多的高達每杯62克。
2 反式脂肪酸
植脂末俗稱“奶精”,是賦予奶茶絲滑口感的主角,不僅存在高糖高熱量等問題,還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現在比較流行的奶蓋,一般由奶霜粉、水、淡奶油按比例混合后打發而成或直接用奶蓋粉調配,其成分中的植脂末含量都排第一位。
反式脂肪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脂、血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
3 過量的咖啡因
咖啡因含量取決于茶水濃度,除了用茶包泡,還有的是用茶葉提取物或茶粉沖泡。近兩年,上海市、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都曾對當地數十款奶茶進行檢測,發現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平均分別達到270毫克和334毫克。
咖啡因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400毫克內,過量可能會睡眠紊亂、心跳過速等。
兩招喝上健康的奶茶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知道喝奶茶不健康,但是忍不住想喝。
奶茶為什么讓人上癮?
脂肪和糖能帶來良好的風味和口感。
甜味可以激發大腦的“獎勵機制”,分泌更多多巴胺,讓你感覺到興奮愉悅。
咖啡因也有成癮性,讓你越喝越想喝。
如果抵擋不了奶茶的誘惑,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教你兩招解饞。
會搭配
即使健康成人也要控制喝奶茶的頻率,愛喝的人可以用這5點降低奶茶危害。
第一,盡量不加奶蓋;第二,選擇優質茶底;第三,選擇三分糖或無糖;第四,選擇牛奶或淡奶;第五,少加或不加珍珠、芋泥等輔料,如果吃了輔料,當天就少吃主食。
自制奶茶
選擇較好的紅茶,沸水煮3分鐘,濾出茶葉,把茶水盛入杯子;將純牛奶加熱煮沸后,兌入之前的茶水,比例可視個人口味而定;待奶茶稍微涼些后,可加適量蜂蜜調味。也可加入各種水果丁、檸檬片,或榛子、核桃等堅果碎,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最后給奶茶愛好者一個忠告:購買奶茶時要注意看食品配料表,若“植脂末+糖”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前,且排在奶、茶這些成分前面,最好少喝或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