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娛商業觀察 浮萍
大盤和影視股一片低迷之際,慈文傳媒罕見的一字漲停。
今天(4月27日)早間開盤,慈文傳媒便以6萬多手封停,一直持續到下午收盤,股價收于4.25元/股。
慈文傳媒的漲停和其一季度的財報利好息息相關。財報顯示其2022年Q1實現營業收入3.75億元,相比較于2021年同期暴漲近30倍,實現凈利潤4482.6萬元,相比較于2021年同期的虧損1647.58萬元,成功扭虧為盈。
為什么慈文傳媒能交出這么好的季報?
原來是今年前三個月,慈文傳媒陸續確認了《流光之城》《冰球少年》和《婚姻的兩種猜想》的發行收入,換句話說就是一下子確認了三部劇集的收入導致業績集中增長;而2021年Q1僅確認了網絡電影《麒麟幻鎮》和部分藝人收入。
客觀來說,這三部劇集都不是什么大劇,在Q1劇集市場也排不到好的名次,與以往慈文傳媒出品的大劇無法相提并論。
但此一時彼一時,經歷重大危機然后被國資收購整合之后,慈文傳媒已經虛弱不堪,疊加上大行業的寒冷,能夠出品劇集并順利播出,使慈文傳媒獲得了喘息之機。
不過情況依然不容樂觀,結合慈文傳媒2021年年報資料來看,國資入主的這家影視公司過得并不好,大面積裁員、影視項目輕量化、內容儲備青黃不接等問題正在一步步侵蝕原來頭部影視公司的地位。
慈文傳媒或許不會在這一輪寒冬中倒下,但是注定會走向平庸化,難以拿出叫好又叫座的內容了。
2021年業績暴雷凈虧2.34億,影視板塊收入降40%
雖然2022年Q1財報不錯,但是嚴格來說2021年的慈文傳媒依然是虧損的。
財報資料顯示其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05億元,相比較于2020年的6.74億元下降近40%,凈利潤虧損2.34億元,相比較于2020年的虧損3.52億元同比有所收窄。
公司三個業務板塊中,影視板塊的收入降幅最大。從2020年的6.6億元直接下降到2021年的3.78億元,幅度超過40%,這個降幅明顯體現出了2021年行業艱難之現狀,真的非常慘了。
在整體收入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慈文傳媒為什么反而能夠虧損收窄呢?
秘密就在資產減值上。雖然資產減值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屬于財務暴雷的一種,但這也是調控公司凈利潤的一種方法,什么時候減值,減值多少里面都是有講究的。
慈文傳媒就是采用分步暴雷的辦法,讓我們用數據帶你來看一看。
2021年慈文傳媒信用減值損失(主要是應收賬款或票據)1.27億元,資產減值損失(主要是商譽減值損失)1.42億元,這兩項減值損失總計近2.7億元,如果把部分扣除,慈文傳媒2021年凈利潤還是可以做到盈利的。
2020年慈文傳媒商譽暴雷,資產減值損失高達2.43億元,直接導致當年凈利潤虧損3.59億元。
如果往前推2019年,也就是國資華章資本入主的那一年,慈文傳媒僅僅只有資產減值損失81.93萬元,沒有業績暴雷導致其當年盈利1.57億元。
如果再往前推2018年,當時是慈文傳媒暴雷的高分時段,一次性的資產減值損失(主要是商譽減值損失)高達8.54億元,導致當年凈利潤直接虧損11億元。
通過4年的數據已經把慈文傳媒虧損的事情說的很明白,如果當年應收賬款和商譽暴雷,那么慈文傳媒大概率會虧損,而不暴雷的情況下,還是有實現盈利的可能。
內容儲備乏善可陳,慈文傳媒難上加難
作為昔日的頭部影視公司,慈文傳媒早已名不副實。
2019年2月份,慈文傳媒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馬中駿等四人13元/股的價格將其持有的公司15.05%股份,分兩次合計作價9.29億元轉讓給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華章投資,這一轉讓拉開了慈文傳媒衰落的序幕。
從財務表現上看,慈文傳媒始終游走在盈利和虧損的邊緣。除了2021年整體虧損2.49億元,2019年、2020年分別盈利1.57億元和虧損3.59億元,三年合計虧損4.51億元,可以說慈文傳媒財務上還沒有恢復過來。
如今的慈文傳媒資金鏈已經告急。2021年財報資料顯示其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4231.41萬元,2022年Q1收到了3部劇集的回款才進一步增加到2.3億元,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這樣的資金儲備可以說很拮據了。
從內容儲備上來說,隨著之前儲備的《流光之城》等劇陸續播出,慈文傳媒已經沒有什么像樣的大劇儲備,僅有《紫川》《血戰松毛嶺》這樣的網絡劇。而且慈文傳媒這兩年的創作重點已經開始大幅偏向短平快的網絡電影了,《 風暴舞之破局者 》《 鼠王 》 《刀劍笑》等網絡電影都在待播名單上。
對于一家頭部影視公司來說,沒有大體量內容儲備,沒有跟得上時代審美的年輕化內容,慈文傳媒未來幾年生命線堪憂。
從創作人員來看。雖然慈文傳媒一再強調馬中駿仍擔任公司首席內容官,負責內容制作,但是在財報中已經極少提及他,并且他也不再是公司董事會成員,這種逐漸解綁狀態的關系,資本市場和影視行業的人都能明白背后意味著什么。
裁員40%?慈文傳媒多個業務板塊人員收縮
2022年影視行業真的太難了,難到不僅內容上節衣縮食甚至是東削西減以求生存,在裁員上同樣大動干戈,和所有互聯網公司爆出來的裁員節省成本一樣,只是互聯網大廠被當成新聞,而影視行業默默進行。
慈文傳媒財報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底在職員工數量合計96人,相比較于2020年底的163人而言下降幅度高達40%。
裁員的重災區是母子公司高管層和內容創作營銷人員。前者從2020年的23人下降到2021年的12人,后者從2020年的77人下降到2021年的28人,這裁員比例直觀反映出了行業形勢之嚴峻。
不過這在慈文傳媒都不算最慘的,技術研發才是真的被裁慘了。財報資料顯示2021年底慈文傳媒研發費用69.54萬元,相比較于2020年的89.28萬元下降22%,但是真正的研發人員只有6個人,還在被進一步優化。
根據2022年Q1財報的資料顯示,整整3個月慈文傳媒的研發費用投入為0,相比較于2020年Q1的2.6萬而言直接下降100%,財報解釋稱主要系研發人員變動所致,研發人員怎么變動才會導致研發費用為零呢?
以上的分析只是財報中的一個切片,不僅反映出慈文傳媒2021年之艱難和掉隊的情況,也更反映出整個影視行業的困境與無力,其實2022年并沒有比2021年有好轉,甚至是會更糟,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