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車企一季度報兩極化:比亞迪、長安凈利大漲,北汽藍谷、上汽呈跌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車企一季度報兩極化:比亞迪、長安凈利大漲,北汽藍谷、上汽呈跌

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報陸續發布,其中,整車上市公司中的一季度業績就呈現出兩極化。

文|車事小說 無花果

開門紅,這幾乎是所有企業都非常在乎的一個好“彩頭”。但并非所有企業都能夠實現這個“小目標”。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報陸續發布,其中,整車上市公司中的一季度業績就呈現出兩極化。

車事小說針對已經發布一季度財報整車公司業績進行盤點后注意到,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比亞迪業績最為亮眼,凈利同比增長240.59%。北汽藍谷業績表現最差,繼去年虧損之后,一季度再虧9.6億元。

比亞迪:凈利同比大漲240.59%,新能源車業務表現強勁

4月27日,比亞迪正式發布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收668.25億元,同比增長63.02%,環比去年第四季度下滑5.81%(主要受疫情、原材料漲價、基建投入等因素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8億元,同比增長240.59%。毛利率為12.40%。

對于一季度營收大幅增加,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增長所致。

(圖片來源:BYD財報截圖)

數據顯示,一季度,比亞迪汽車累計實現銷量28.6萬輛,同比增長423.0%。新能源乘用車單月銷量更是突破10萬輛,連續多個月份蟬聯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對此,比亞迪稱,旗下新能源車型在市場中的出色表現,帶動了公司盈利改善。

在三費方面,財報顯示,比亞迪在一季度分別有著較大幅度增加。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8.58%,達19.78億元。對此,比亞迪回應稱,銷售費用的大幅增加主要是本期售后服務費、職工薪酬增加所致;管理費用支出17.02億元,同比增長46.38%。對此,比亞迪稱,這部分費用支出增加主要是“本期職工薪酬增加所致”。研發費用方面,比亞迪在一季度支出23.6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93.94%。對此,比亞迪回應表示,主要是本期職工薪酬、物料消耗增加所致。

(圖片來源:BYD財報截圖)

從三費支出的項目中,車事小說注意到,“職工薪酬”增加構成了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主要原因。這也表明,隨著新能源汽車業務的不斷向好,比亞迪對于旗下員工薪酬待遇也進行了提升。

就在4月22日晚間,比亞迪發布公告稱,擬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18.5億元、不低于18億元比亞迪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300元/股,用于員工持股計劃。由此可見,比亞迪現階段對于提升員工待遇的重視程度。

此外,財報還透露出一季度比亞迪在產能擴建方面仍在不斷投入。數據顯示,一季度,比亞迪新增在建項目投資約77億元,主要是電池與整車業務。

眼下,比亞迪雖然已經正式官宣停止了燃油車生產,但基于旗下新能源車型在終端市場訂單不斷激增,現有產能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隨著后續海洋系列產品陸續推出,疊加現有王朝產品,擴充產能已經成為比亞迪最緊迫事務。

數據顯示,當前比亞迪月產能為14萬輛,預計到今年6月份將擴至每月20萬輛規模。

對于比亞迪一季度財報,花旗認為總體上超出了預期。而東吳證券則在研報中認為,比亞迪今年可以實現150萬輛的銷售目標。

北汽藍谷:虧損還在持續,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標9%

相比之下,北汽藍谷的業績難言樂觀,繼續延續著虧損頹勢。

據其在4月27日發布的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其營業收入為17.31億元,同比增長108.42%。但凈利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03億元,虧損9.57億元。此外,更不樂觀的是其經營性凈現金流僅為1.24億元,同比減少90.34%。

(圖片來源:北汽藍谷財報截圖)

從表面上來看,北汽藍谷從頂峰時期轉跌至谷底也不過短短兩年時間,2019年北汽藍谷還有著15萬輛年銷規模,自2020年起,其銷量逐年呈斷崖式下滑。究其背后主要原因在于,前期過于依賴B端市場。

雖然早期銷量規模處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領跑位置,但其主銷客戶均為網約車、出租車、租賃公司等B端客戶。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出現重大轉變,未能及時推出有競爭力產品的北汽藍谷被C端消費市場遺忘也就在所難免。

數據顯示,2020年,北汽藍谷全年銷量僅為25914輛,同比跌幅高達82.79%。2021年,其全年銷量為26127輛,同比微增0.82%。這也與其超過50萬輛的產能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北汽藍谷眼下所擁有的三家工廠產能利用率分別為0.08%、0%、8.32%。

糟糕的市場表現也使北汽藍谷連續兩年出現巨額虧損。據北汽藍谷發布的財報顯示,在過去的兩年,公司凈利分別虧損64.76億、52.44億元。

眼下,雖然為了扭轉在C端市場的頹勢,重金打造了一個全新極狐品牌,但從其上市至今表現來看,該品牌同樣表現差強人意。

雖然市場表現很糟糕,但這并未影響北汽藍谷花錢速度。據財報顯示,三費方面,其在一季度支出的銷售費用為3.09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62%。管理費用也升至2.38億元,同比增長12.55%。相對而言,研發費用僅僅漲了7.39%,為2.03億元。

據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早前一場溝通會上稱,北汽藍谷今年的銷售目標為10萬輛(含極狐4萬輛)。而今年一季度實現銷量9120輛,僅完成全年目標的9%。

上汽集團:營收、凈利同比雙跌

作為自主車企老大哥,上汽集團在一季度并未能迎來“開門紅”。營收、凈利同比均雙跌。

據財報顯示,上汽集團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824.72億元,同比下滑3.50%;凈利潤為55.16億元,同比下滑19.4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1.43億元,上年同期則為20.08億元。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財報截圖)

據一季度產銷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公司銷量最好,同比增長33.68%,達19.42萬輛。此外,上汽大眾有所回暖,一季度實現銷量33.12萬輛,同比增長32.97%。上汽通用則延續低迷狀態,一季度銷量僅為27.45萬輛,同比下跌18.24%。昔日“網紅”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則“原地踏步”,一季度僅同比微增5.65%,實現銷量32.61萬輛。上汽大通一季度交付5.13萬輛成績,同比增長11.51%。

雖然從規模上來看,上汽集團依然還在國內整車企業中的“老大哥”,只不過愈發有些“外強中干”趨勢。尤其是在發展質量上,過于依賴合資公司導致其近年來進展不大。

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為9.37%,同比下降1.7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6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產銷快報截圖)

從結構上來看,合資品牌整體呈下坡趨勢已經幾乎不可逆轉。而近幾年來,重金打造的上汽乘用車雖然在銷量上有所建樹,但也難能挑選出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尤其是在新品牌打造上,大有“狗熊掰棒子”的意味。

被寄予厚望的智己品牌,前期雖然有些擺脫傳統運營模式,體現出一些革新意味,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新意”或許僅僅只是停留在表面。其本質上仍然是傳統車企老舊運營思維。

例如,相比小鵬、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忙著全力推進智能化,激烈探討著如何布局激光雷達方案,而智己汽車卻還自嗨在“漂移打破吉尼斯紀錄”這種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土味營銷活動中。

至少從目前來看,車事小說并不看好智己品牌能夠給上汽集團帶來多少增長勢能。或許,上汽集團在股市中的表現更能說明問題。

長安汽車:靠賣“阿維塔”股權賺進21.3億

一季度,長安汽車財報在數字層面比較好看。不僅營收同比增長7.96%,達345.76億元。其凈利也超過了去年全年,同比大漲431.45%,達到45.36億元。

不過,在其賺進的凈利中并非全部來自業務層面。其中,賣阿維塔股權給長安汽車帶來了21.3億元凈利,占一季度凈利總額的一半。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財報截圖)

阿維塔是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華為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品牌,去年11月,阿維塔品牌正式全球發布。目前,首款車型阿維塔11已進入實車測試階段。據了解,新車將于今年第二季度發布,并于第三季度實現量產及首批交付。

2021年11月5日,阿維塔宣布啟動首輪融資并引入三家投資方,融資總額達到24.2億元。增資擴股交易完成后,長安汽車持股比例由95.38%稀釋到39.02%;寧德時代持股23.99%,成為第二大股東;重慶承安持股19.01%;南方資產持股8.73%;福建閩東持股5%;兩江西證持股1.87%;南方工業基金持股1.25%;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未參與增資,持股比例由4.62%稀釋到1.13%。

隨著交割完成,按照最新評估結果,阿維塔估值漲至62.6億元,較此前7.882億元估值增長了6.94倍。

一季度,長安汽車實現銷量65萬輛,同比增長1.63%。其中,自主乘用車實現銷量36.3萬輛,同比減少1.34%。長安福特實現銷售6萬輛,同比減少6.39%。合并后的長安馬自達實現銷量4.1萬輛,同比增長39.90%。

對于一季度運營情況,長安汽車在一季度報中表示,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給公司帶來較大成本壓力。為此,作為應對措施,長安汽車稱,持續推進全域降本增效工作來降低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經營成果的不利影響。同時,將資源聚焦于高價值車型,穩定企業收益。

對于芯片供應短缺問題,長安汽車表示,造成了一定程度掉量。作為應對措施,長安汽車啟動公司高層現場蹲守搶貨機制,安排公司領導現場辦公保供,協調緊缺芯片供應。同時積極開展物資儲備,快速開展芯片替代研發工作,全力將供應鏈波動對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長城汽車:單車均價同比增長29%成最大亮點

4月22日,長城汽車第一季度財報正式發布。據財報顯示,一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收336.2億元,同比增長8.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6.34億元,同比下降0.34%,環比下降8%。

對此,長城汽車表示:“受國內多地疫情影響,長城汽車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受到波及,導致工廠產能受限”。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財報截圖)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長城汽車累計實現產銷量分別為28.59萬輛和28.35萬輛,同比下滑14.16%和16.32%。對此,長城汽車曾在2月份公開表示,公司銷量下滑,主要因為芯片短缺造成的博世 ESP 供應不足。

宏觀面上,長城汽車整體銷量有所下滑,但在單車價格方面卻實現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基于上述三大技術品牌打造的車型銷量占比高達70.4%,智能化車型占比也已經達到了84.5%。產品結構的優化完成,也進一步推高了長城汽車的品牌溢價能力,一季度,長城汽車單車均價已提升至11.9萬元,同比增長29.12%。成為長城汽車一季度財報最大亮點。

這也與長城汽車長期以來的持續高位研發投入形成良性對比。據財報顯示,一季度,長城汽車在研發層面支出為13.24億元,同比增長45.8%。

而據2021年長城汽車年報,在過去一年,長城汽車累計投入研發費用44.90億元,同比增長46%。占總營收的3.29%。去年召開的長城汽車第八屆科技節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宣布,未來五年,長城汽車累計研發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研發人員在現有的1.5萬人基礎上翻一番至3萬人。其中,軟件人才擴充至1萬人。

大筆資金的投入也確保了長城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產品不斷產出。據介紹,長城集團旗下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用戶行駛里程已經突破700萬公里;今年一季度,毫末HPilot月度搭載增速超過200%。此外,規模量產的城市輔助駕駛產品“毫末城市 NOH”也將于近日正式上市。

當下,雖然長城汽車整體形勢向好,但基于當前整個汽車市場的供應鏈現狀,或還將面臨一段時間成本承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比亞迪

7.4k
  • 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與必和必拓達成諒解備忘錄
  • 此前因使用智能泊車發生事故能否追償?比亞迪回應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車企一季度報兩極化:比亞迪、長安凈利大漲,北汽藍谷、上汽呈跌

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報陸續發布,其中,整車上市公司中的一季度業績就呈現出兩極化。

文|車事小說 無花果

開門紅,這幾乎是所有企業都非常在乎的一個好“彩頭”。但并非所有企業都能夠實現這個“小目標”。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報陸續發布,其中,整車上市公司中的一季度業績就呈現出兩極化。

車事小說針對已經發布一季度財報整車公司業績進行盤點后注意到,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比亞迪業績最為亮眼,凈利同比增長240.59%。北汽藍谷業績表現最差,繼去年虧損之后,一季度再虧9.6億元。

比亞迪:凈利同比大漲240.59%,新能源車業務表現強勁

4月27日,比亞迪正式發布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收668.25億元,同比增長63.02%,環比去年第四季度下滑5.81%(主要受疫情、原材料漲價、基建投入等因素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8億元,同比增長240.59%。毛利率為12.40%。

對于一季度營收大幅增加,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增長所致。

(圖片來源:BYD財報截圖)

數據顯示,一季度,比亞迪汽車累計實現銷量28.6萬輛,同比增長423.0%。新能源乘用車單月銷量更是突破10萬輛,連續多個月份蟬聯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對此,比亞迪稱,旗下新能源車型在市場中的出色表現,帶動了公司盈利改善。

在三費方面,財報顯示,比亞迪在一季度分別有著較大幅度增加。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8.58%,達19.78億元。對此,比亞迪回應稱,銷售費用的大幅增加主要是本期售后服務費、職工薪酬增加所致;管理費用支出17.02億元,同比增長46.38%。對此,比亞迪稱,這部分費用支出增加主要是“本期職工薪酬增加所致”。研發費用方面,比亞迪在一季度支出23.6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93.94%。對此,比亞迪回應表示,主要是本期職工薪酬、物料消耗增加所致。

(圖片來源:BYD財報截圖)

從三費支出的項目中,車事小說注意到,“職工薪酬”增加構成了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主要原因。這也表明,隨著新能源汽車業務的不斷向好,比亞迪對于旗下員工薪酬待遇也進行了提升。

就在4月22日晚間,比亞迪發布公告稱,擬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18.5億元、不低于18億元比亞迪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300元/股,用于員工持股計劃。由此可見,比亞迪現階段對于提升員工待遇的重視程度。

此外,財報還透露出一季度比亞迪在產能擴建方面仍在不斷投入。數據顯示,一季度,比亞迪新增在建項目投資約77億元,主要是電池與整車業務。

眼下,比亞迪雖然已經正式官宣停止了燃油車生產,但基于旗下新能源車型在終端市場訂單不斷激增,現有產能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隨著后續海洋系列產品陸續推出,疊加現有王朝產品,擴充產能已經成為比亞迪最緊迫事務。

數據顯示,當前比亞迪月產能為14萬輛,預計到今年6月份將擴至每月20萬輛規模。

對于比亞迪一季度財報,花旗認為總體上超出了預期。而東吳證券則在研報中認為,比亞迪今年可以實現150萬輛的銷售目標。

北汽藍谷:虧損還在持續,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標9%

相比之下,北汽藍谷的業績難言樂觀,繼續延續著虧損頹勢。

據其在4月27日發布的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其營業收入為17.31億元,同比增長108.42%。但凈利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03億元,虧損9.57億元。此外,更不樂觀的是其經營性凈現金流僅為1.24億元,同比減少90.34%。

(圖片來源:北汽藍谷財報截圖)

從表面上來看,北汽藍谷從頂峰時期轉跌至谷底也不過短短兩年時間,2019年北汽藍谷還有著15萬輛年銷規模,自2020年起,其銷量逐年呈斷崖式下滑。究其背后主要原因在于,前期過于依賴B端市場。

雖然早期銷量規模處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領跑位置,但其主銷客戶均為網約車、出租車、租賃公司等B端客戶。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出現重大轉變,未能及時推出有競爭力產品的北汽藍谷被C端消費市場遺忘也就在所難免。

數據顯示,2020年,北汽藍谷全年銷量僅為25914輛,同比跌幅高達82.79%。2021年,其全年銷量為26127輛,同比微增0.82%。這也與其超過50萬輛的產能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北汽藍谷眼下所擁有的三家工廠產能利用率分別為0.08%、0%、8.32%。

糟糕的市場表現也使北汽藍谷連續兩年出現巨額虧損。據北汽藍谷發布的財報顯示,在過去的兩年,公司凈利分別虧損64.76億、52.44億元。

眼下,雖然為了扭轉在C端市場的頹勢,重金打造了一個全新極狐品牌,但從其上市至今表現來看,該品牌同樣表現差強人意。

雖然市場表現很糟糕,但這并未影響北汽藍谷花錢速度。據財報顯示,三費方面,其在一季度支出的銷售費用為3.09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62%。管理費用也升至2.38億元,同比增長12.55%。相對而言,研發費用僅僅漲了7.39%,為2.03億元。

據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早前一場溝通會上稱,北汽藍谷今年的銷售目標為10萬輛(含極狐4萬輛)。而今年一季度實現銷量9120輛,僅完成全年目標的9%。

上汽集團:營收、凈利同比雙跌

作為自主車企老大哥,上汽集團在一季度并未能迎來“開門紅”。營收、凈利同比均雙跌。

據財報顯示,上汽集團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824.72億元,同比下滑3.50%;凈利潤為55.16億元,同比下滑19.4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1.43億元,上年同期則為20.08億元。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財報截圖)

據一季度產銷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公司銷量最好,同比增長33.68%,達19.42萬輛。此外,上汽大眾有所回暖,一季度實現銷量33.12萬輛,同比增長32.97%。上汽通用則延續低迷狀態,一季度銷量僅為27.45萬輛,同比下跌18.24%。昔日“網紅”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則“原地踏步”,一季度僅同比微增5.65%,實現銷量32.61萬輛。上汽大通一季度交付5.13萬輛成績,同比增長11.51%。

雖然從規模上來看,上汽集團依然還在國內整車企業中的“老大哥”,只不過愈發有些“外強中干”趨勢。尤其是在發展質量上,過于依賴合資公司導致其近年來進展不大。

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為9.37%,同比下降1.7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6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產銷快報截圖)

從結構上來看,合資品牌整體呈下坡趨勢已經幾乎不可逆轉。而近幾年來,重金打造的上汽乘用車雖然在銷量上有所建樹,但也難能挑選出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尤其是在新品牌打造上,大有“狗熊掰棒子”的意味。

被寄予厚望的智己品牌,前期雖然有些擺脫傳統運營模式,體現出一些革新意味,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新意”或許僅僅只是停留在表面。其本質上仍然是傳統車企老舊運營思維。

例如,相比小鵬、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忙著全力推進智能化,激烈探討著如何布局激光雷達方案,而智己汽車卻還自嗨在“漂移打破吉尼斯紀錄”這種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土味營銷活動中。

至少從目前來看,車事小說并不看好智己品牌能夠給上汽集團帶來多少增長勢能?;蛟S,上汽集團在股市中的表現更能說明問題。

長安汽車:靠賣“阿維塔”股權賺進21.3億

一季度,長安汽車財報在數字層面比較好看。不僅營收同比增長7.96%,達345.76億元。其凈利也超過了去年全年,同比大漲431.45%,達到45.36億元。

不過,在其賺進的凈利中并非全部來自業務層面。其中,賣阿維塔股權給長安汽車帶來了21.3億元凈利,占一季度凈利總額的一半。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財報截圖)

阿維塔是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華為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品牌,去年11月,阿維塔品牌正式全球發布。目前,首款車型阿維塔11已進入實車測試階段。據了解,新車將于今年第二季度發布,并于第三季度實現量產及首批交付。

2021年11月5日,阿維塔宣布啟動首輪融資并引入三家投資方,融資總額達到24.2億元。增資擴股交易完成后,長安汽車持股比例由95.38%稀釋到39.02%;寧德時代持股23.99%,成為第二大股東;重慶承安持股19.01%;南方資產持股8.73%;福建閩東持股5%;兩江西證持股1.87%;南方工業基金持股1.25%;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未參與增資,持股比例由4.62%稀釋到1.13%。

隨著交割完成,按照最新評估結果,阿維塔估值漲至62.6億元,較此前7.882億元估值增長了6.94倍。

一季度,長安汽車實現銷量65萬輛,同比增長1.63%。其中,自主乘用車實現銷量36.3萬輛,同比減少1.34%。長安福特實現銷售6萬輛,同比減少6.39%。合并后的長安馬自達實現銷量4.1萬輛,同比增長39.90%。

對于一季度運營情況,長安汽車在一季度報中表示,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給公司帶來較大成本壓力。為此,作為應對措施,長安汽車稱,持續推進全域降本增效工作來降低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經營成果的不利影響。同時,將資源聚焦于高價值車型,穩定企業收益。

對于芯片供應短缺問題,長安汽車表示,造成了一定程度掉量。作為應對措施,長安汽車啟動公司高層現場蹲守搶貨機制,安排公司領導現場辦公保供,協調緊缺芯片供應。同時積極開展物資儲備,快速開展芯片替代研發工作,全力將供應鏈波動對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長城汽車:單車均價同比增長29%成最大亮點

4月22日,長城汽車第一季度財報正式發布。據財報顯示,一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收336.2億元,同比增長8.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6.34億元,同比下降0.34%,環比下降8%。

對此,長城汽車表示:“受國內多地疫情影響,長城汽車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受到波及,導致工廠產能受限”。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財報截圖)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長城汽車累計實現產銷量分別為28.59萬輛和28.35萬輛,同比下滑14.16%和16.32%。對此,長城汽車曾在2月份公開表示,公司銷量下滑,主要因為芯片短缺造成的博世 ESP 供應不足。

宏觀面上,長城汽車整體銷量有所下滑,但在單車價格方面卻實現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基于上述三大技術品牌打造的車型銷量占比高達70.4%,智能化車型占比也已經達到了84.5%。產品結構的優化完成,也進一步推高了長城汽車的品牌溢價能力,一季度,長城汽車單車均價已提升至11.9萬元,同比增長29.12%。成為長城汽車一季度財報最大亮點。

這也與長城汽車長期以來的持續高位研發投入形成良性對比。據財報顯示,一季度,長城汽車在研發層面支出為13.24億元,同比增長45.8%。

而據2021年長城汽車年報,在過去一年,長城汽車累計投入研發費用44.90億元,同比增長46%。占總營收的3.29%。去年召開的長城汽車第八屆科技節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宣布,未來五年,長城汽車累計研發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研發人員在現有的1.5萬人基礎上翻一番至3萬人。其中,軟件人才擴充至1萬人。

大筆資金的投入也確保了長城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產品不斷產出。據介紹,長城集團旗下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用戶行駛里程已經突破700萬公里;今年一季度,毫末HPilot月度搭載增速超過200%。此外,規模量產的城市輔助駕駛產品“毫末城市 NOH”也將于近日正式上市。

當下,雖然長城汽車整體形勢向好,但基于當前整個汽車市場的供應鏈現狀,或還將面臨一段時間成本承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五大连池市| 资溪县| 宝丰县| 名山县| 论坛| 利津县| 全州县| 宁河县| 陆丰市| 三亚市| 防城港市| 临城县| 绥芬河市| 淮滨县| 铜鼓县| 静乐县| 石狮市| 海盐县| 明水县| 卓资县| 扎兰屯市| 六安市| 渑池县| 尼玛县| 龙泉市| 保定市| 晋江市| 五台县| 边坝县| 饶河县| 遵义县| 全南县| 峨边| 陇南市| 孟津县| 馆陶县| 宝丰县| 平凉市| 繁昌县| 庄浪县|